心理|世界精神卫生日丨“疫”见成熟,与“心”和解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今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然而疫情对国民精神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才开始显现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份对全国范围5万余名居民线上调查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众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其中,抑郁占总体人群的27.9%,焦虑占31.6%,失眠占29.2%,急性应激症状占24.4% 。城市的封锁和非正常运行使得人们倍感孤独、恐惧、焦虑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新冠疫情目前还在全球泛滥,中国的疫情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在未来出现疫情是一种常态 。这种情况下,民众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与心灵和解 给自己减压
“面前有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为什么你要撞得头破血流?绕过去就可以啊 。”心理专家解释,负面情绪出现很正常,人们要学会接纳负面情绪,不要为负面情绪的出现而自责痛苦,因为石头的出现不是你的过错 。
增强“心理韧性”,提升“抗挫力”,人们要学会与心灵和解,给自己减压 。放松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和真切体验,在练习中通过意志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上转移,关注自己的需要,体会躯体和心灵的压力释放 。比如:
1.深呼吸、冥想、听音乐可以放松心情 。
2.尝试瑜伽、正念等任何一种能接受的放松方式,比如在一个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角落静静发呆 。
3.培养一项新的兴趣爱好或运动项目,多看几场电影、多读几本书 。
4.必要时,可以找人倾诉,寻求支持 。
【心理|世界精神卫生日丨“疫”见成熟,与“心”和解】随着疫情波动,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会相应发生 。在变化面前,只有学会适应、接受和应对,才能有助于适应疫情的“新常态” 。
●后疫情时代 应激性心理疾病别忽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仍有一些人存在恐慌、焦虑等应激情绪反应,导致发生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等 。严重者产生心碎综合征,这种疫情应激性心理疾病不容忽视 。一线医务工作者、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疫情防控的保障人员等都是疫情应激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 。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医师袁勇贵袁勇贵说,严重的心理压力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压力状态下分泌的应激激素,促进身体的能量应用,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脏负担加重,血管痉挛缺血、炎症水肿,进而会导致应激性心肌病,这就是常说的心碎综合征 。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严重的心理社会压力致心碎综合征,是猝死最潜在的危险因素 。
专家建议,后疫情时期,不要对疫情过分关注和解读,学会接纳是远离应激性心理情绪的“小妙招” 。做一些和当前情绪相反的事情如:运动、听音乐、游戏等;学会将不好的想法放一边;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及时消解、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 。
●8条标准 测一测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王登峰教授提出,心理健康主要有8条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 。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相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 。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能够主动地适应现实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并能做到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是心理健康的特征,而不会认为生活是重负 。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据心理健康人的优势,当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 。
6.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智力正常是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一般智商低于70分者为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是很难称为心理健康的 。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同年龄多数人所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群众心态虽有一定紧张和恐慌,但总体是稳定的、积极的、向上的,社会心态比“非典”时期更趋理性和成熟 。经此一“疫”,人们的自我疗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心态更趋理性平和 。正如网友所说:“这是一场噩梦,但我们中国人用我们的信念、团结勇敢去战胜了这个噩梦 。”
(河北新闻网综合中国妇女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等,编辑孙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