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智联|“仙股”卓尔智联的跌宕起伏
作者:蔚芮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本文插图
关于湖北首富阎志 , 外界市场不乏其传奇的人生传说 , 诸如“诗人”、“百亿富豪” 不绝于耳 。
在这些传说的背后 , 经历过起落的阎志不仅有让外人羡慕的翻转人生 , 而且由他所掌管的卓尔智联(02098.HK)似乎也同样习惯了资本市场的起落——作为2011年赴港上市的卓尔智联 , 股价经历了初上市的3港元到11.76港元的巅峰 , 也正在经历如今的“仙股”低落 , 可以说 , 卓尔智联股价过山车的背后 , 是其业务的发展转型体现 。
因此 , 卓尔智联的中报并不意外 。
2020年9月21日 , 卓尔智联公布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 , 2020年上半年 , 卓尔智联营收达到357.63亿元 , 同比增长3.00%; 税前利润为4.95亿元 , 同比下滑40.64%;税后利润为2.81亿元 , 同比下滑9.9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 , 同比下滑14.66% 。
卓尔的前半生——“横荡” “房产”
卓尔智联的前身是卓尔发展 , 2011年在港交所上市 。 当时 , 卓尔发展的主要业务是投资建设和运营中国中部最大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 承接汉正街外迁 , 助推武汉打造全国商业中心 。
虽然卓尔发展一直都未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视野 , 但在发展初期 , 卓尔发展的地产属性仍然较强 。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 , 卓尔发展初期的策略是 , 出售较大比例的批发商铺单位争取更多现金流 , 后期则保留较大比例的批发商铺单位作投资物业以获得租金收入及资本升值 , 除此之外 , 卓尔发展还进行写字楼、大型城市综合体以及住宅项目的开发 , 比如 , 2014年 , 天津卓尔电商城、荆州卓尔城相继开盘 , 承接传统批发市场商户搬迁、转型 。
当然 , 在以销售为主的发展前期 , 批发商铺单位、写字楼及零售单位、住宅作为出售对象 , 这为卓尔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 也成为卓尔发展的主要收入构成 。
不过 , 在给卓尔发展带来收入的同时 , 该模式也抑制了卓尔发展的快速扩张——众所周知 ,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沉淀较大的行业 , 所以 , 在发展的后期 , 由于可出售物业逐渐减少 , 卓尔发展的规模不增反降 。
据GPLP犀牛财经统计 , 2011-2015年卓尔发展初上市的5年时间 , 虽然卓尔发展的租金收入从1110万元增长到了1.04亿元 , 但物业销售带来的收入基本在走下坡路 。
2011-2015年 , 卓尔发展的物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4.39亿元、14.62亿元、15.24亿元、18.95亿元和6.96亿元 。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卓尔发展2011-2015年年报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卓尔发展2011-2015年年报
与此同时 , 在这几年 , 卓尔发展还深刻地感受到了实体商业受到的冲击和挑战 。
股市就是一张晴雨表 , 体现卓尔发展的真实情况——2011年7月13日初上市的卓尔发展首日收盘价为3.09港元/股 , 以这天为起点 , 卓尔智联开始了自己长达4年的横荡 。 2015年7月13日 , 卓尔发展上市四周年的收盘价为3.08港元/股 。
面对卓尔发展的发展困境 , 阎志在思考转型 , 他想抓住“互联网+”这根“救命稻草” 。
卓尔的后半生——“高涨” “B2B”
2015年的中期业绩会上 , 卓尔发展提出了一个“卓尔云市场”的计划 , 落实到现实 , 就是以汉口北国际交易中心、天津卓尔电商城、荆州卓尔城三大线下批发市场为基础 , 随后叠加互联网的“批发市场+互联网”模式 。
对此 , 2015年8月 , 阎志还通过“让股又让权”的方式力邀一号店创始人原董事长于刚加盟卓尔发展 , 并通过定增成为卓尔发展第二大股东 , 于刚被任命为卓尔发展执行董事及联席主席 , 专门负责“卓尔云市场”计划的构架与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