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陈寅恪先生
易中天先生有文说《劝君莫谈陈寅恪》 , 意思是说 , 陈寅恪先生高山仰止 , 学问深奥 , 所以 , 就请你免开尊口 , 别谈他了 。 但我还想说说我所知道的陈寅恪 。陈寅恪这个名字怎么读?别人都读作chén yín què , 我有点不解 , 查了几种词典 , “恪”字只有一个读音:kè , 如恪守诺言等 , 并没有què的音 。 后来得知 , 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 , 修水方言读作chén yín què , 陈寅恪自己曾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 , 念作kè , 但陈寅恪先生的家人、亲戚、学生、助手和文史学界人士 , 为了纪念陈寅恪先生 , 都把kè念成què 。因为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字的读音 , 恐怕中国唯此一人吧?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陈寅恪 。百度百科如是说——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 字鹤寿 , 江西修水人 。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 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 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 祖父陈宝箴 , 曾任湖南巡抚 。 夫人唐筼 , 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 因其身出名门 , 而又学识过人 , 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 , 教授之教授” 。
2015年 , 我去湘西旅游 , 在凤凰城见到了陈家祠堂 , 我不禁大为愕然 , 参观后方知那时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的居所和书屋 。
01陈寅恪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 生于湖南长沙 , 儿时启蒙于家塾 , 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祖父陈宝箴去世后 , 父亲陈三立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 , 延聘名师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 , 12岁起陈寅恪从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求学18年 。陈寅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 哪里有好大学 , 哪里藏书丰富 , 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研究 。 对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学位 , 他却淡然视之 , 不以为然 。 所以 , 陈寅恪虽然游学多年却没有一个学位 。1925年 , 清华学校创办国学研究院 , 时在清华任教的吴宓向梁启超介绍陈寅恪 , 梁便推荐陈任国学研究院导师 。 听了吴宓的介绍后 , 曹云祥立即决定聘请陈寅恪 。 一代学界泰斗 , 却没有学位文凭 , 这便是陈寅恪的特立独行之处:“士之读书治学 , 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 ”——只求学问 , 不受学位 。 陈寅恪读书其最终目的 , 是为了“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 ”陈寅恪和唐筼是典型的大龄单身未婚青年的结合 。 1926年 , 35岁的陈寅恪结束了国外求学生涯 , 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 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初到清华 , 因无家室 , 学校便安排他住在工字厅单身宿舍 。 但是陈寅恪嫌其冷清 , 不愿住 , 便住到了同事赵元任的家中 , 吃饭也在赵家搭伙 。单身汉陈寅恪实在太聪明了 , 他在哈佛留学时就念念不忘“醉香楼的大龙虾” , 回到清华 , 住在素有“厨神”之称的赵元任太太杨步伟家里 ,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安排吗?所以 , 对于蹭吃蹭住的生活 , 他非常满意:“我愿意有个家 , 但不愿意成家 。 ”但老是这样 , 也不是个办法啊!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杨步伟:“寅恪 , 这样下去总不是事 。 ”陈寅恪:“虽然不是永久计 , 现在也很快活嘛 。 有家就多出一大些麻烦来了 。 ”赵元任听了大笑说:“不能让我太太老管两个家啊!”杨步伟是热心人 , 她看中了清华体育教师郝更生的女友高仰乔的义姐唐筼 , 唐女士出身书香门第 , 和陈寅恪门当户对 。杨步伟就鼓动陈寅恪去找唐女士聊天 。陈寅恪见唐筼眉清目秀 , 知书达礼 , 委婉端庄 , 实打实的大家闺秀 。 唐筼当时任教于北京女子文理学院 , 也到了而立之年 。那天之后 , 陈寅恪常约唐筼到北平中山公园幽会 , 每次都聊得很欢 。有一次陈寅恪回家后 , 跟赵元任“抱怨”道:“我今天跟唐筼女士聊了半天 , 真是筋疲力尽 。 ”杨步伟听了大笑道:“现在还没到真筋疲力尽的时候 , 你就筋疲力尽了?!”对于陈寅恪的晚婚 , 一直以来的说法是 , 陈潜心学业 , 加之认为自己体弱多病 , 恐累及他人 。1919年在哈佛大学 , 陈寅恪曾对好友吴宓阐述自己的“五等爱情论”:第一 , 情之最上者 , 世无其人 , 悬空设想 , 而甘为之死 , 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第二 , 与其人交识有素 , 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 , 如宝、黛是也;第三 , 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 , 如司棋与潘又安;第四 , 又次之 , 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第五 , 最下者 , 随处接合 , 惟欲是图 , 而无所谓情矣 。结为夫妇不过是第四等爱情 , 所以可有可无 , 并不令人期待 。 不过 , 这时陈寅恪的母亲俞氏去世 , 父亲陈三立一再催促他成婚 , 唐女士门第相当 , 又聊得来 , 也该结婚了 。 1928年7月15日 , 陈寅恪和唐筼借赵元任的家 , 举行了简单朴素的订婚仪式 。这一年 , 陈寅恪38岁 , 唐筼30岁 。
推荐阅读
- 诗人|“有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
- 陈寅恪和夫人唐筼的名字到底怎么读音?
- 陈寅恪的“恪”怎么念?
- 特朗普要是请张文宏入驻白宫沒那么多乱七八糟
- 著名书画家黄世超先生作品共赏
- 晚清、民国的改革家严复先生是鸦片嗜好者
- 李三畏先生的逻辑错误
- 网友|年收入200万的91康先生被抓获, 为何91网站会存活这么久? 网友们很不解
- 猫先生环保|十一黄金周,华展猫先生全天候为南京垃圾分类工作建设保驾护航
- 支持杨振宁先生!反驳倪思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