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集微网消息 , 近年来 , 在国家战略及产业政策的支持下 , 我国关键基础工业材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然而 , 伴随5G通信、柔性显示、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快速发展 , 高性能PI薄膜作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卡脖子”材料 ,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且国产化需求较为迫切 。
日前 , 专注于高性能PI薄膜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制造商 ,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泰”)提交了IPO招股书拟科创板上市 。 报告期内 , 其业绩保持了稳步上升 , 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也高于同行平均值 。 目前 , 其已建立了完整的PI薄膜研发和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体系 , 成功进入高端应用市场 , 多项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 有望推动高性能PI薄膜的国产化进程 。
瑞华泰业绩持续增长PI薄膜议价强毛利率高出均值
据了解 , 瑞华泰主要从事高性能PI薄膜的研产销 , 产品包括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和电工PI薄膜三大系列 , 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
在消费电子领域 , 其热控PI薄膜主要为高导热石墨膜前驱体PI薄膜 , 用于高导热石墨膜的制备 。 电子PI薄膜包含电子基材用PI薄膜和电子印刷用PI薄膜 , 前者用于FPC的制备 , 后者制成的电子标签主要贴覆于PCB等产品的表面 。 此外 , 柔性显示用CPI薄膜可用于屏幕盖板等柔性显示结构部件 , 最终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等柔性显示电子产品 。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从业绩方面来看 , 2017年至2019年 , 其营收分别为1.21亿元、2.20亿元和2.32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53%;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10亿元、0.37亿元和0.34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53%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及盈利能力的提升呈增长趋势 。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细分来看 , 主营业务PI薄膜贡献了较大收入 。 2018年 , 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比大幅增长82.11% , 主要是其产能较上年大幅提升 , 加上对新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在市场竞争优势明显;2019年 , 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比小幅增长5.21% , 主要受限于产能 , 不过其新产线已于同年10月投产 , 将缓解产能局限 。
与此同时 , 三年间 , 其毛利率分别为0.43亿元、0.85亿元和0.91亿元 , 2018年和2019年 , 毛利率增长率分别为99.48%和6.41% , 变动幅度与收入增长匹配 。 而毛利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瑞华泰主营产品技术难度和附加值较高、定价能力强 , 在市场上有较大话语权 。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与竞争对手SKPI和达迈科技相比 , 瑞华泰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 。 尤其在2019年行业均值下滑的情况下 , 其毛利率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 大幅高出均值13.49% 。
小阿说财经|瑞华泰毛利率远超同行: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SKPI和达迈科技主要产品为热控PI薄膜和电子PI薄膜 , 而瑞华泰较二者多出了电工PI薄膜 , 当中85%以上是耐电晕PI薄膜 , 作为全球少数具备该产品批量稳定供应能力的厂商 , 产品售价未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 , 并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 , 从而大幅拉高其毛利率水平 。
综上来看 , 较强的议价能力也保证其毛利率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均值下滑的情形下 , 依旧保持上升且领先优势 。 同时 , 由于其掌握了PI薄膜自主核心技术 , 多项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 , 产品的技术优势促使其业绩持续增长 。
国内企业纷纷入局PI膜产业高端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迄今为止 , 我国高性能PI薄膜的产业化大部分停留于低端产品领域 , 在高端电工绝缘、电子等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能力较弱 , 自主掌握高性能PI薄膜完整制备技术的企业较少 。 高性能PI薄膜领域主要被杜邦、钟渊化学、SKPI等国外巨头占据 , 同时国外PI薄膜厂商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 我国高性能PI薄膜严重依赖进口 。
不过 , 随着FPC等电子制造业由韩国、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 , 大陆地区在PI薄膜下游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 以瑞华泰为代表的国内企业逐渐掌握了完整的高性能PI薄膜制备核心技术 。
目前 , 瑞华泰产品销量的全球占比约为6% , 其中 , 耐电晕电工PI薄膜、超薄电子PI薄膜、高导热石墨膜前驱体热控PI薄膜等多项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 打破了国外厂商对国内高性能PI薄膜行业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 , 市场占有率在境内企业也占据绝对优势 。
众所周知 , PI薄膜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 在研发方面 , 三年间 , 其研发费用不断增加 , 分别为0.14亿元、0.21亿元和0.21亿元 , 营收占比为11.42%、9.65%和8.84% 。 虽然营收占比日益下降 , 但与竞争对手相比 , 其研发费用率还是大幅领先行业均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