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最高法院|读懂最高法院大法官与美国政局的隐秘关系( 三 )
3、《誓言》
(美)杰弗里·图宾著 , 于宵译 , 译林出版社 , 2019年7月
本文插图
本书是图宾继《九人》之后完成的又一部聚焦美国最高法院的力作 。 书名的典故出自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宣誓 , 由于种种原因 , 大法官罗伯茨在这次仪式上出现失误 , 白宫不得不重新举行宣誓 。 这次事件被视为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 。
本书的主题依然是美国最高法院 , 探讨司法与政治之间的互动 。 图宾主要研究奥巴马时期的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 以该时期政治辐射较广的案件为依托 , 试图以新闻采访人员参与式的视角 , 展现白宫(行政分支)与最高法院(司法分支)之间的博弈和妥协 。 长久以来 , 美国的政治、商业、公共安全、个人自由等重大议题都取决于九名大法官的衡量 , 在许多问题上 , 他们的影响力远大于白宫或国会 。 本书提供了一个从联邦最高法院看美国社会深层矛盾的视角 , 成为更好地理解美国内政外交政策在未来将如何发展与转变的另一条线索 。
4、《我自己的话》(My Own Words)
(美)露丝·巴德·金斯伯格等著 ,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 , 2018年8月
本文插图
美国最高法院传奇大法官金斯伯格于9月18日去世 。 不同于其他大法官神秘而深居简出 , 金斯伯格是早已为人熟知并广受敬仰的现象级大法官 , 且在当代美国流行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记 。
金斯伯格 , 致力于推进性别平等 , 并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 。 而作为一位名人 , 她名言层出不穷 , 面对病魔坚忍不拔 , 成为美国年轻人的文化偶像 。 此前已有大量关于金斯伯格的书出版面世 ,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金斯伯格的亲笔回忆录 , 对金斯伯格的一生作出了全面回顾 , 也对一些坊间多有错解或争议的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新共和》杂志对本书的评价是:它展现了金斯伯格广阔惊人的智识边界 。
5、《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最高法院》
(美)戴维·奥布赖恩著 , 胡晓进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0年1月
本文插图
研究美国最高法院及其与美国政治关系的著作汗牛充栋 , 但本书是最畅销、最受欢迎的一本 , 被美国各大学法学院作为宪法类教科书 。 作者行文流畅 , 研究水准精湛 , 且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最高法院的不少趣闻 。
作者认为 ,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 在政治层面上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还要大于美国总统 。 但最高法院似乎一直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著称于世 。 作者奥布赖恩不仅是知名宪法研究专家 , 更亲身目睹过最高法院的运作模式 。 20世纪80年代初 , 他曾以司法研究员和研究助理的身份 , 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行政助理办公室工作过两年 。 利用这些宝贵的积累 , 他在本书中爬梳钩沉 , 通过生动细节和厚重理论积累 , 重新审视最高法院的历史足迹 , 告诉读者这个机构并不是“最不危险的部门” , 而是深陷于塑造美国政治与社会的权力斗争之中 , 成为政治争议的“风暴眼” 。
6、《温柔的正义: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美)琳达·赫什曼著 , 郭烁译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18年4月
本文插图
琳达·赫什曼是一位律师和文化历史学家 , 她曾撰写《胜利:同性恋权利运动奏凯》等多部著作 。 她从芝加哥法学院获得应用法律博士学位 , 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在布兰迪斯大学教授哲学和女性研究课程 。 女性和边缘社会群体是赫什曼的常见写作主题 。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两位背景不同 , 却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互相认可、惺惺相惜的律政姐妹的故事 。
推荐阅读
- 体育知识科普|老艾侃股: 读懂重磅利好的背后深意
- 读懂财经研究所|桃李面包的全国化战争
- 债基|巴西最高法院:债券经纪人无权在税费计算中抵扣佣金
- |一文读懂“流动性挖矿”,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代币分配策略
- 格隆汇|港股异动 | 友邦(1299.HK)涨3.62% 收购澳联邦银行寿险业务 获高盛唱多
- IT新经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提出上诉 要求再审高通反垄断案
- 腾讯美股|美参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避免联邦政府停摆
- 中国制造业|人民财评:8月PMI数据背后的深意,你读懂了吗?
- 中国新闻网|读懂货币政策最新定调:钱要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 人民网|8月PMI数据背后的深意,你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