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刘维民|孩子会更感兴趣?未必,“重复”才更适合,每天都讲新故事
文章图片
周末晚上 , 好不容易从儿子“再来一遍……”的无限循环中逃出来 , 却被前同事微信语音炮轰:
“我家孩子最近有病 , 老让我重复读一个故事”
“之前可是每天都换一个新故事的 , 他都听的很认真”
“现在换几个都没用 , 他就要看那一本 , 不然就哭闹 , 真烦人”
“你最近都给孩子看的什么绘本、故事书?赶紧给我推荐点儿!”
…………
后边还有一箩筐语音 , 听到这儿我大概明白了 , 她也在为孩子要求重复烦着呢 。
细想 , 我家孩子现在也是这样喜欢重复 , 听到同事也有同样苦恼了 , 我开始疑惑于“这样的重复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在成人的心目中 ,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才是常态 。
然而翻阅了很多育儿资料之后 , 才确定“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 , 重复才是更好的方式” 。
孩子往往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如看同一部动画片,听同一个故事,玩同一个玩具……心理学家称此为''常同行为'' 。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将这种重复做一件事的行为称为“儿童智力体操”或者“反复训练” , 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
对此父母也许并不能理解 , 比如我的前同事 。 但是重复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 , 也是正常现象 , 孩子的这种“常同行为”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 。
文章图片
重复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过程 , 而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顺序是:形象感知—逻辑感知—形成概念 。
在感知运动阶段“循环反应”一直贯穿始终(0-18个月) , 2-3岁又出现重复高发期 。 具体表现形式就是:
1岁之前出现感官重复:比如重复吃手……
1-1岁半实验重复:比如重复扔东西、开关抽屉……
2-3岁语言重复:比如反复听一首儿歌、重复一个词语……
这样看来从出生到3岁 , 其实孩子一直都有重复行为 , 只是在语言重复阶段父母才会对孩子的这种重复感觉到明显的烦躁和焦虑 , 那么孩子的这些“重复行为”究竟有何作用呢?
1.通过重复习得“生活技能”
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都有限 , 只有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体会新的东西,每一次重复对孩子来说都是触摸惊喜,收获新鲜的过程 , 更像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 重复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 。
【儿科医生刘维民|孩子会更感兴趣?未必,“重复”才更适合,每天都讲新故事】记得1岁左右第一次给儿子看书的时候 , 我拿的是一本家庭相册 , 我先一页一页的给他翻看和简单的解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然后交给了孩子 。
结果他开始了“重复翻书”模式 , 刚开始以为他是对里边的人感兴趣 , 后来才发现 , 他只是在练习翻书 。 刚开始很费劲翻不开 , 他虽然有点儿烦躁 , 但是这个动作持续了一周左右 , 有一天他突然可以翻的很顺畅了 , 我看到了他很兴奋的表情 。
随着成长他还出现了重复扔东西、重复脱鞋子、重复开抽屉、开门关门 , 还有重复说一个词一句话……到现在重复听一个故事看一本绘本 , 他学会的每一项新技能无不是通过他无数遍的重复得来的 。
我也就明白了 , 他们的重复并不是无聊刻板的 , 重复是他们的学习方式 , 通过一次次重复形成认知 , 增长智力 , 学习技能 。
2.通过重复形成“意志力”
蒙台梭利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儿童重复做事的必然性——为了意志力的形成 。 儿童的意志力包括专注、兴趣、意志、顺从四个环节 , 在意志的发展过程中 , 蒙台梭利观察到 , “重复练习”是其中最重要和首要的阶段 。
推荐阅读
- 暮沐妈咪育儿日记|需重视,宝宝长牙晚是营养不良?医生:辅食添加方式影响长牙时间
- 熊妈育熊娃|陪产家属来了14个,宝宝出生后医生才明白原因,26岁孕妈生娃
- 其他的人|这种“土方”处理,差点危及生命,医生:胡闹,宝宝烫伤后家人用
- 没经验爸爸说育儿|与家长密切相关,为何“双排牙”的孩子越来越多?听听医生的说法
- 两口育儿|妈妈奇怪带去检查,医生了解原因后怒斥无知,1岁宝宝小病不断
- 儿科医生刘维民|赶紧纠正,1岁的宝宝是“主奶”还是“主饭”?许多宝妈都弄反了
- 吴菊英医生|孕期里要远离这些“取暖神器”,准妈妈怕冷可这样做,供暖未至
- 萌娃记忆训练营|孩子的发育有着本质差别,医生:女性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 儿科医生鲍秀兰|特别是高危孕妈,可别在这方面省钱,唐筛检查即使低风险也要当心
- 儿科医生鲍秀兰|都在这篇文章里,妈妈都学到了吗,干货!关于给宝宝瓶喂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