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脸|警惕!你的“脸”5毛钱被卖了
【换脸|警惕!你的“脸”5毛钱被卖了】AI“换脸”你玩过吗?随着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不少“换脸”APP走红网络 。只要动动手指 , 就可以将自己的脸替换成明星或是朋友的脸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 , AI“换脸”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造成了隐患 。有不法分子借此制作虚假视频诈骗钱财、利用换脸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
侵害肖像权 社会风险大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AI“换脸”及类似软件的“坑”不少 。不法分子通过收集照片、视频 , 利用AI技术“换脸” , 用伪造的照片或视频实施诈骗 , 使“AI换脸”变成了“AI造假” 。AI技术的滥用 , 不仅给个人带来肖像权或钱财的损失 , 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
目前 , 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了人脸识别登录、“刷脸”支付等服务 。随着“刷脸”的场景越来越多 , 由“脸”的安全带来“钱”的风险也随之增长 。去年2月 , 深圳某人脸识别企业被证实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 超过250万人的核心数据可被获取 , 680万条记录泄露 , 其中包括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图像及GPS位置记录等 。同样是在去年 , 欧洲一家公司也曾发生大规模信息泄露事件 , 数百万人面部识别信息被泄露 。
有报道显示 , 一些电商平台以0.5元每份的价格出售匹配了身份信息的人脸数据 。业内人士表示 , 一旦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照片进行活化 , 就可以做出模拟真人的点头、摇头、眨眼、说话等行为 , 极易被用作办理网贷或实施精准诈骗 。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数据显示 , 自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8月31日 , 该法院共受理利用网络侵害人格权纠纷6284件 , 其中涉网侵害肖像权纠纷4109件 , 占比约65.4% 。值得注意的是 , 在网络环境中 , 侵害肖像权的行为越来越隐蔽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侵害肖像权纠纷中 , 约50.8%的侵权行为方式以软文广告形式出现 , 软文广告和在网络店铺中售卖明星同款商品现象尤为突出 。
案件攀升快 法律严限制
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 , 侵害他人人格权益 , 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 , 将于明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提出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 , 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也规定 , AI造假音视频不得随意发布 ,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 并“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 。
对此 , 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长新表示 , 肖像权是自然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 , 民法典对人格权独立成编 , 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庄严确认与严格保护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肖像获取更加容易 , 传播更加迅速 , 同时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的案件近年来也急速攀升 。
事实上 , 不只是“换脸”有风险 。近年来 , 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已经成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之外 , 过度搜集公民信息案件中的重灾区 。由于生物特征信息与个人财产、人格权益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 信息一旦丢失或失控 , 将给信息所有者造成巨大且难以挽回的损失 。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显示 , 测评的100款App中 , 有10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
专家认为 , 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具有随身性、唯一性 ,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 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未来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购物、安全等生活场景 。不过 , 在安全性尚未达到百分百 , 甚至存在可复制性的情况下 , 由此带来的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 并从法律和技术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
- 抑郁症|专家吁警惕抑郁症认知症状 有这些表现时应留意!
- 手机中国|AirPods Studio价格或将突破4000元 你的钱包还好吗?
- Mac等風来~|Mac新手必备小技巧:让你的MAC一个顶俩,效率爆棚!
- 抖音|现在废掉你的优势方能顺势而生
- 贝果财经|假期余额清零,账户余额也将不足!双十一为啥能掏空你的钱包?
- 中关村在线|千元级HiFi耳机新品速递:突破你的性价比概念
- |「专利解密」华为区块链账本技术 让你的资金更安全
- 手机使用技巧|4G信号变差了?跟我这样设置,让你的信号瞬间满格
- 灾害事故|你的房子致命吗?
- 电脑|什么!电脑用久了太卡?优化一下磁盘,让你的电脑“快如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