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张靓颖歌词上热搜:撕我这事,没人能比我妈强( 二 )


(3)假性互惠型:
在假性互惠的亲子关系中 , 母亲会以自己的权威来压制孩子 , 要求孩子事事要听从自己 , 而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想法 。
《小欢喜》中母亲宋倩为了让女儿英子考上名牌大学 , 对女儿360°照顾 , 步步紧逼 , 最终导致女儿英子患了抑郁症 。
亲子双方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 , 正因为是这种\"假性互惠\"导致了亲子之间容易把错误归结在对方身上 , 让彼此感到压力 。
有人说 ,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 但并非所有父母都能和孩子建立良性健康的亲子关系 。
很多亲子关系充满了裂痕 , 甚至有极大的破坏性 , 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了负面的影响 。
02 理解你与母亲之间的“心理戏剧” , 看透关系困境的症结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博士发现 , 人与人的互动经常会重复出现没有明说的心理游戏 , 而几乎所有的心理游戏都会有:迫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这三个角色 。 这个现象就是“卡普曼戏剧三角形” 。
在这个模型中 ,
迫害者总是贬低别人 , 认为“你不行 , 我行” 。
拯救者也会看不起别人 , 认为“我行 , 你不行” 。 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 , 因为他们不够好 , 无法帮助自己 。 ”
受害者则自我否定 , 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 认为“你行 , 我不行” 。
一旦有人选择了其中一种角色 , TA周围的人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其它两种角色来保持三角的平衡 。
能量会推动着我们以一种主要角色存在 , 这也是我们成年后的主要社会角色 。
塑造社会角色最核心的是我们和母亲的互动模式 。
现在 , 让我们以不同类型的妈妈为例 , 来厘清母女(子)关系的核心问题 。
控制型妈妈
她们通常被解读成“加害者”角色 , 孩子和丈夫成了“受害者” 。 在这种关系中长大的孩子 , 缺乏安全感 , 压力过大 , 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
他对母亲有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 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高 , 而内心往往消极抵抗或评判指责 。
焦虑型妈妈
她们总是忧心忡忡 , 想为孩子扫除成长中的阻碍 , 做“拯救者” 。 而孩子无意识地选择成为”受害者”去满足妈妈的需要 , 以得到妈妈的爱 。
抱怨型妈妈
她们通常活在过去里 , 总是自怨自艾 , 扮演受害者 。 这样的妈妈很容易培养出“拯救者”孩子 。 他们常常会变成照顾父母的小大人 , 变成父母的父母 。
缺席型的妈妈
母亲选择了“受害者”角色 , 把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
妈妈忙于工作事业 , 力不从心 , 却继续强迫自己关爱孩子 。 当孩子无法在妈妈这里得到爱 , 会变得积极主动跟外界连接 , 寻找被关注和被爱 。
自恋型妈妈
她们喜欢扮演拯救者 , 她所谓的付出 , 其实只是一种自我表演 。 孩子往往会很“配合”地成为受害者 , 变得越来越弱 , 等待妈妈来拯救自己 。
这个稳定的三角模式 , 是一个不成长和不成熟的状态 。
如果我们没有看懂整个模式 , 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 , 会消耗许多生命的能量 。
03 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 , 修复和母亲的关系?
(1)换个角度 , 重新认知母亲 , 接受她的现状
在跟母亲的关系上 , 我们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 , 即妈妈能给我们的爱和同情非常有限 。
因为接受 , 我们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 , 才能处理好不幸带来的愤怒和抑郁 , 才能从困扰我们一生的痛苦中解脱 。
妈妈给了我们生命 , 这份生命的给予已经值得被感激 。
如果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 有些东西她没有给你 , 如今 , 我们可以学习自己给自己 , 可以成为自己的父母去爱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