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胜|巨头入场散户转型 猪肉市场暗流涌动( 三 )


从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两家养殖企业的饲养模式来看 , “公司+农户”模式正在成为大型养殖企业的一种主要扩张方式 。 但即便面对高昂投资 , 想说服养殖户联手企业并不容易 。 在接受采访的几名养殖户中 , 并没有人愿意被纳入龙头企业的扩张版图里 。 他们讲不出太精确的道理 , 但觉得这样不太划算 。
“和企业联手比较好的一点是保本不亏 。 ”陈福胜说 , 他曾有身边的朋友和公司合作 , 但没多久就退出来了 。 “这种模式用的是自家场地 , 企业会提供猪苗、药和饲料 , 这些不太需要掏钱 。 但操心养一场 , 就算一头猪能赚2000块 , 到自己手里可能只有500块钱左右 , 不太划算 。 比起公司到手的暴利 , 干这活就是打工 , 为什么不去干其他事?”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眼里 , 猪价长期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根植于社会发展 。 “近年来 ,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 导致板块人口出现变化 。 久而久之 , 养猪人变少 , 产能下降已经是大势所趋 。 ”
“我们需要恢复产能 , 但不能去强制农户参与规模养殖 。 可以在防护措施相对到位的情况下鼓励大家适度规模养殖 , 比如200-300头的样子 。 但如果规模太小 , 农户确实不容易赚钱 。 ”李国祥表示 。
钱涛指出 , 未来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集中在生猪养殖效率、屠宰深加工和食品品牌建设 。 “等到规模化高度发展之后 , 我们的效益来源于深加工和品牌溢价 。 这恰恰也是生猪行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 ”
(文中采访对象均系化名)
【陈福胜|巨头入场散户转型 猪肉市场暗流涌动】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陶凤 刘瀚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