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双节”银行理财收益率普遍3% 吸引力不足养老型理财补位
临近国庆中秋双节 , 又逢季末时点 , 曾经作为银行揽储“杀手锏”的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会如约而至吗?近日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发现 , 尽管部分银行推出节日专享理财 , 但是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 , 与其他普通理财产品相比优势不明显 。
值得注意的是 , 今年以来 ,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 , 养老型的理财产品成为节前银行理财经理最多推荐的产品 。
专属理财收益率优势不明显
募集期最长达半个月
临近双节 , 近日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走访银行网点发现 , 今年“双节”期间 ,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较为平淡 , 与往年相比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 多数银行并未推出节日专属理财产品 , 仅有少部分银行推出了为数不多的“国庆中秋专享”理财产品 , 预期收益率相对同类型同期限产品并没有优势 , 而且从募集期的时间来看 , 至少面临10天以上的空档期 , 实际上“摊薄”了实际理财收益 。
本报采访人员走访了某家国有银行 , 该网点显得较为冷清 。 据大堂经理介绍 , 节日期间 , 该行推出的几款标注有中秋、国庆字样的专属理财 , 年化收益率均在3%左右 , 和近期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3.72%)相比 , 优势不算明显 。 采访人员从理财产品宣传单上也发现 , 上述专属产品募集期时长达10天以上 , 最高可达15天 。
相比国有大行而言 , 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显得稍具优势 。 “一般来说 , 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略高于同期在售的同类理财产品 。 不过今年这类产品很少 , 收益率上也并没有优势 。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在售的国庆中秋理财多以中低风险为主 , 预期最高收益率可达4%左右 , 相比同样在售的同期限产品仅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 。 而且 , 近期投资者对此类产品并“不感冒” 。
据普益标准报告显示 , 9月19日—9月25日全国共发行1459款理财产品 , 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72% 。 相较之下 , 部分银行的国庆中秋专属理财预期收益率还不及该收益 。
采访人员发现 , 近期多家银行节前发行的产品 , 募集期跨越了黄金周 。 募集起始日期普遍从9月25日—29日开始 , 募集结束日期至10月8日—10日结束 。
同时 , 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采访人员表示 , 节前理财需关注产品起息点 , 而且 , 很多银行在节假日期间不发售理财产品 , 或是产品发行量很少 , 所以应该提前安排 , 最好能在节前购买、节前开始计算收益 。
银行主推养老型理财产品
年化收益最高达5%以上
节日理财并没有挽救银行理财的颓势 , 这种下降趋势并无明显改善 。 如何在低利息环境下选择产品 , 已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
在走访过程中 ,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力荐养老型理财产品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不仅收益率高 , 而且大多投资风险较低;从产品类型上看 , 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从期限上看 , 运作期限普遍较长 , 3年至5年的产品占比较高 。
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 , 该银行的理财经理向采访人员推荐了一款养老主题的理财产品 。 “该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最高达5.5% , 同时周期长达3年 , 该款产品年化收益率比节日专属的理财产品要高很多 。 ”该行的理财经理告诉采访人员 。
另一家股份制行的理财经理向本报采访人员介绍称 , 尽管没有推出国庆中秋专属理财 , 但该行有一款养老主题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5%以上 , 认购金额为100元 。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 随着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陆续出台 , 养老理财也成为银行机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不过 , 也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在下跌 , 可以关注保本保息的保险产品 , 目前结算利率5% , 提前锁定未来10年、20年 , 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 , 未来要么是风险换收益 , 要么时间换收益 。 ”
推荐阅读
- 青岛日报|第二批青岛市“未来城市”场景清单公布,高新区3个项目入选
- 亚太日报财经|蚂蚁上市美国又犯被害妄想症,专家称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 新华社|“双节”期间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近10万亿元
- 经济日报|国务院重磅文件出台,做优做强上市公司按下“快进键”!
- 经济日报|我国新增17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 中国证券报|健全多元化退出机制 A股市场优胜劣汰生态加速完善
- 经济日报|2020年9月“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报告发布
- 贸易|中国新增17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 经济日报|国家税务总局:“十一”期间批发零售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14.1%
- 央广网|“双节”大家旅游出行和消费情绪旺盛 假日经济正在推动内需潜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