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从“过河卒”中培养历史思维
_原题是:从“过河卒”中培养历史思维
象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竞技游戏 , 除了象棋规则以外 , 中国象棋的元素如楚河汉界、九宫等 , 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 象棋可以益智 , 作为中学生喜欢的游戏 , 象棋也能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 , 而这种历史思维培养的起点 , 就是象棋里最不起眼的卒 。
卒是象棋里最多的消耗棋子 , 每方有5枚 , 象棋可以演化为千军万马的厮杀 , 而卒自然也不是一个小兵 , 而是一支队伍 , 但究竟代表多少人呢?历史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查寻卒所代表的兵力 , 并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呢?
要了解卒的兵力 , 教师要指导学生查询卒这一字的本意 , 可参考《说文解字》 。 在《说文解字》中 , 对于卒的说明是“隶人给事者衣为卒 。 卒 , 衣有题识者” 。 也就是说 , 卒是穿有特定服装、供驱遣的人 , 也指衣服上有明显标识的人 , 作战士兵正是这种人群 。
【过河|从“过河卒”中培养历史思维】卒既然代表着一定的兵力 , 则是一种军事编制 , 要查询相应的记载 , 先寻找有关先秦军事的著述 , 由于范围太广 ,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缩小范围 , 在《六韬》《司马法》《周礼》等书中寻找答案 , 学生因此可以定位查询有关卒的记载 。 如《周礼》中 , 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军事相关的内容所在的章节在《周礼·地官》 , 学生查阅《周礼·地官·小司徒》可知“……比要 ,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五人为伍 , 五伍为两 , 四两为卒 , 五卒为旅 , 五旅为师 , 五师为军 。 以起军旅……”因此 , 《周礼》中的军队编制从高到低分别是军、师、旅、卒、两、伍 , 是一级军事编制 , 而且人数在100人 。
得到了《周礼》中卒所代表的兵力并没有结束 , 历史讲求证据 , 《周礼》可能成书于春秋战国 , 那么是否有同时代的书能对“百人成卒”的理论进行论证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 , 从而肯定自己的答案 。 如《司马法》提到“一师五旅 , 一旅五卒……百人为卒 , 二十五人为两” , 由此印证了卒的兵力数量 。
在教师指导学生论证卒的兵力这一过程中 , 体现了历史教育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 史料实证是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核心方法 , 即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的史料 , 并能借此重现历史的态度与方法 。 在查询卒的兵力这一过程中 , 主要是通过历史文献查阅完成的 。 学生通过对《说文解字》的查阅 , 明确卒是士兵;对《周礼》研学 , 明白了卒是周代军事编制的一级 , 兵力百人;用《司马法》进行检验 , 论证了卒的编制数量 。 由此 , 学生完成了一次简单的史料实证过程 。
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并不是目的 , 关键在于获得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 , 即历史解释 。 在查到“一卒百人”后 , 教师继续追问 , 为什么卒所代表的周代军制有七级 , 这与周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有没有关系?象棋里卒过河前不能随意移动 , 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很快就会给出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 , 教师借此可以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的继续挖掘 , 即回答有没有根据?学生为寻找证据 , 会依据教师的指导 , 重新查阅周代行政制度的相关著作 , 发现周代军队编制从高到低分别是“军、师、旅、卒、两、伍” , 与行政组织“乡、州、党、族、闾、比”对应 ,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分封制等级严格这一内容 , 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归纳 , 使学生了解军队建立在行政组织上 , 以达到周代统治者所希望的人民“居则为农 , 战则为兵”的目的 。 由此 , 学生通过掌握的历史证据 , 作出了合理的历史解释 , 达到了“论从史出”的效果 。
经过这一系列的论证和探索 , 学生发现自己所下的象棋背后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 , 一个小小的卒的背后蕴含着先秦的制度思想 , 而周代等级制度的森严从象棋的卒这一角度深深烙印 , 巧妙达成寓教于学的目的 。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方法与历史解释能力 , 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
课堂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战场 , 而课下和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历史的物件 , 都会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供意想不到的火花 。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30日第5版
作者:冷 静
推荐阅读
- 浪胃仙|泡泡龙的离世给所有吃播提了醒,浪胃仙顺势决定“转行”,新职业认真的吗?
- 结核|再见吧,“结核君”
- 从小就馋此口,比肉香多了,几块钱做一大盘,咋吃都不腻
- 这早餐我从3岁开始吃,三十多年了,从没吃腻过,晶莹剔透很好吃
- 感受松软海绵蛋糕“弹弹弹”
- 精河县精深加工,把每颗枸杞都“吃干榨尽”!
-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迁都”猜想|自然灾害说:洪水、地震等致三星堆古城毁亡
- 农民|春分时节小麦田间管理,做好这些工作,高产又优质
- 猴面包树|这种树“能吃能喝还能住”,养活无数非洲人,引进中国后画风变了
- 早餐的新吃法,“透明饺子”简单好学,孩子看了都超级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