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保障员还是战斗员?无线连官兵如何寻找"诗和远方"

无线连的“赶考”足迹
官兵|保障员还是战斗员?无线连官兵如何寻找"诗和远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某团无线通信连官兵正在进行通信演练 。郭 鹏摄
晚风吹来 , 海面泛起点点波光 。
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某团无线通信连连长李亮站在甲板上 , 迎着风 , 捋了捋汗湿的迷彩服 。一旁 , 新兵刘保印正在对设备进行出海前的最后调试 。
这两天 , 李亮和战友们来回穿梭于几个不同的港口码头 。他们要给10余艘军舰加装相关设备 。每上一艘舰 , 就留下一到两名保障的战友 。现在 , 只剩下了刘保印和李亮 。
忙了一天 , 刘保印脸上看不出丝毫疲惫 。这是他入伍后第一次上军舰 , 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 , 整天绕着连长问这问那 。
“连长 , 我们的天线信号会不会被军舰的雷达干扰?”
“万一遇到台风了 , 咋办……”
李亮一边回答着刘保印的问题 , 一边忍不住笑了 。眼前 , 夕阳正渐渐往海平面底下沉 , 海鸥在远处盘旋 , 晒得满脸通红的新兵兴奋得上蹿下跳 , 发梢都是汗 。
此情此景 , 李亮觉得自己就像是动画片中的“孙大圣” , “小猴子”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 既闹腾又有趣 。
“他们的征途开始了 。”李亮猛然发现 , 这已经是他带的第4批新兵了 。3年前 , 他和官兵第一次带着设备上军舰时 , 也像“小猴子”一样左顾右盼、问东问西 。现在 , 李亮变得从容而沉稳 。
这份沉稳 , 是改革大潮冲刷下的素质积淀 。
2017年 , 李亮从观通部队选调到某无线连担任连长 。算上他 , 全连官兵平均年龄不到22岁 。
这支年轻的队伍组建即转型 。历经3年蜕变 , 他们已先后10余次保障重大演习任务 , 足迹遍布这片海域的各个演兵场 。
对于无线连官兵来说 , 成长的过程就如同每次随舰出征一般 , 有期待中的大海星辰 , 亦有不期而遇的惊涛骇浪 。
走上一个新岗位 , 就像一艘船开到了一片陌生的海
与李亮一样 , 无线连官兵大都是从别的专业转岗过来 。成为通信兵 , 是他们在人生规划中不曾预想的“章节” 。
对于上等兵林科慧来说 , 转岗的过程尤为深刻 。
18岁参军入伍时 , 林科慧梦想着成为“许三多”一样的特种兵 , 结果被分到某后勤单位 , 在炊事员岗位工作了一年 。后来转到警卫连重新集训 , 现在他又成了一名通信兵 。
“走上一个新岗位 , 就像一艘船开到了一片陌生的海 。”连队第一次集会 , 官兵挨个自我介绍 , 当林科慧在台上说出自己的经历时 , 战友们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 仿佛在看一面镜子 。
对于新连队新岗位 , 大家的感觉都不太一样 。
下士刘龙飞是从警卫专业来的 , 个性张扬的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棒 , 在原单位担任军体拳、匕首操“小教员” , 常在射击比武中崭露头角 。听说要成为通信兵 , 刘龙飞一下子“感觉找不到存在的价值了” 。
上等兵刘炬耀却满怀期待 。这名成长在草原的内蒙古小伙儿 , 憧憬着有一天能见识远海大洋 。了解到新连队的使命任务 , 这位本科毕业生觉得自己离“远洋梦”更近了 。
无论忧虑还是憧憬 , 时代的浪潮已经把官兵推到了一起 。
在李亮眼里 , 大家专业不同、经历不同 ,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赶考”的人 。
对于这次“赶考” , 林科慧显得很从容:“有心打石石成砖 , 无心打石石胶连”——这句潮汕谚语 , 是当初特种兵“梦碎”时母亲跟他讲的 , 现在他用来鼓励战友们 。
“从‘想当特种兵’到‘当好炊事员’ , 我一入伍就感觉经历了一场转岗 。”那天 , 战友们饶有兴致地听林科慧讲述了更多的心路历程 。
曾经 , 林科慧以为炊事员只需要管好“柴米油盐” , 但他融入岗位之后才发现 , 专业要会、理论要学、军体也要练 , “成长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终止” 。后来短暂转入警卫连 , 他能在3公里跑道上与新战友一较高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