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韩信等人其实死有余辜,看西汉开国局势就知道刘邦为何要杀他们了
在大家眼里 , 秦始皇是暴君 , 可他统一六国后却没杀一个功臣 , 刘邦是仁君 , 可他夺得天下后 , 却对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挥起了屠刀 , 刘邦当年和项羽楚汉相争的时候 , 为了得到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帮助、支持 , 那可这是说尽了软话 , 下足了本钱 , 可一旦夺得天下以后 , 立刻就翻脸不认人 , 对以前的盟友 , 打天下的功臣是怎么残忍怎么来 。
那么 , 真是刘邦天性凉薄 , 小人行径 , 无情无义吗 , 不是 , 是因为这些功臣有必死之道 , 有必须要杀死他们的原因 , 而这个原因 , 韩信、彭越等人根本改不过来 , 也不愿意去改 , 所以 , 双方就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非要为刘邦洗白 , 而是将他杀功臣的原因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考虑 , 当时什么背景:
大前提是:封建社会都是一姓江山 , 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私产 , 那既然是自己家里的私产 , 必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天下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 是绝对不允许外人染指的 。
文章图片
简单点说 , 你的房子、你的存折会让朋友无缘无故的拿走吗 , 肯定不会 , 如果朋友真想霸占你的财产 , 强占你的房子 , 那么 , 你的做法未必会比刘邦仁慈 。
同样的道理 , 正是在将天下看成是自己私产的大前提下 , 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功臣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 。
事情的起因我们还得分三个阶段看: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对六国贵族并没有赶尽杀绝 , 而是采用徙天下富豪于关中的方式将他们供养起来 , 希图用柔和的方式缓和与六国贵族的矛盾 , 借此争得民望 , 以便于更好地统治原六国的土地、人民 , 然而事实证明 , 他的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
秦始皇对六国贵族的软弱并没有让他们感恩戴德 , 而是寻隙而动 。
公元前209年 , 秦始皇死后不久 , 陈胜吴广起义 , 六国贵族闻风而动 , 成了秦始皇最大的敌人 , 其时 , 大一统思想还未形成主流 , 各地百姓还是以六国遗民自居 , 于是呢 , 六国贵族就很恰当的利用这一点 , 在全国各地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 只用了两年 , 秦国即被推翻 , 秦始皇皇位传至子孙万代的说法也只能化为泡影了 。
从这一点看 , 秦始皇与其说是被农民起义推翻 , 还不如说是败在自己的仁慈 , 败在自己的软弱 , 败在了不甘心失败的六国贵族手里 , 这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 , 后面的统治者不可能不予以借鉴 。
二:楚汉相争时期
秦始皇被推翻以后 , 天下变成六国贵族与新晋贵族并存的局面 , 简单点说 , 除六国贵族外 , 还涌现出很多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 他们同样希望保持自己的特权 , 不接受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
文章图片
【刘邦|韩信等人其实死有余辜,看西汉开国局势就知道刘邦为何要杀他们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 不得不说 , 西楚霸王项羽还是非常聪明的 , 他以一种矛盾的分封方式 , 什么方式 , 我在《项羽分封天下时 , 为何不给钟离昧等人封王 , 原因其实相当阴险》一文中已有分析 , 这里不再啰嗦 , 也就是利用这种矛盾的分封方式 , 给天下制造矛盾 , 故意刺激各路诸侯相互攻伐或者造反 , 然后呢 , 迷信武力的项羽当然会堂而皇之的出面 , 将造反或者不听命令的诸侯全部诛杀 。
项羽征战 , 最大的特点就是屠城 , 你以为他屠得什么 , 最顽固的反对派而已 , 妄图以血腥的方式稳固自己的统治 , 事实证明 , 这个做法当然也是很不成功的 , 项羽当了霸王没多久 , 汉王刘邦就挑头闹事 , 联络其他各路诸侯 , 用了四年的时间 , 杀死项羽 , 夺得天下 。
推荐阅读
- 马谡|马谡镇守街亭时,效仿韩信之谋排兵布阵,为何却会一败涂地?
- 刘邦|刘邦的八个儿子,除了刘盈和刘恒做了皇帝,其他儿子结局如何?
- 刘邦|刘邦为何要给侄子一个嘲讽封号?只因报复嫂子曾对他的蔑视
- 项羽|刘邦打败项羽之后,为什么没有对他诋毁,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 韩信|韩信被萧何设计杀害,临死留下18字遗言,吓得刘邦心惊后怕
- 韩信|韩信一生起起落落,无论成功还是惨死,都跟这人有莫大的关系!
- 母子|戚夫人与薄姬都是刘邦的女人,为何命运截然不同
- 项羽|此人在两千女子的掩护下,助刘邦逃出项羽的围困,死后成神
- 刘邦|刘邦的那些狐朋狗友,杀狗的、赶车的,为啥都成了治国大才?
- 韩信|为何韩信瞧不起樊哙,羞于和樊哙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