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智能可穿戴的生态,华米的星辰大海( 三 )


值得注意的是 , 华米的市场数据更经得起拆解:今年Q2 , 华米的海外版产品已经占到总出货量的 47.9%;而整个上半年 , 海外出货量更占到了整体出货量的 55.8% 。
据黄汪透露 , 华米其实是一个没有“总部”概念的公司:创立第一年底就在硅谷设立了办公室 , 如今全公司 1000 多人 , 三四百人在海外 , 三四百人在北京 , 三四百人在合肥 , 三四百人在深圳 。
研发与市场的全球化 , 使得华米囊过了业界最顶尖的研发能力 , 并能扎到各大市场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需求 , 比如此次新品的外观就是由硅谷团队设计 。
可以说 , 产品力与全球化运作 , 像是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 , 推动着华米的市场表现不断攀升 。
其次 , “华米式创新逻辑”的死磕与“轴” 。
在此次发布会上 , 黄汪上台简单回顾市场表现后 , 大屏幕切换到了一张只有八个字的 keynote 来总结原因:专业主义+长期主义 。在我们看来 , 其分别对应锚定战略方向与大量投入研发 , 我们将其概括为“华米式创新逻辑” 。
在 2018 年上市之后 , 作为创始人的黄汪就和全体管理层不止一次地开会探讨——作为一家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公司 , 华米的未来应该往哪里去 。彼时 , 可穿戴设备行业正经历转型 , Jawbone和Fitbit等先行者面临估值缩水 , 苹果借助 iOS 生态推动 Apple Watch 迎头赶上 。
华米则在 2019 年底将公司使命升级为“科技连接健康” , 并进一步落地了“芯+端+云”战略——运动只是健康管理的单一场景 , 而后者锚定的则是一个十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
这对于华米而言显然不是换轨 , 而更像是进一步打磨与迭代专业能力——早在 2017 年黄汪就意识到 , 芯片是智能穿戴品牌基业长青的基础 。于是在 2017 年初 , 华米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 并在同期宣布启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芯片研发 , 并将瞄准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开源 RISC-V 指令集架构 。
正如黄汪所说:“华米的长期主义 , 就是建立这样的底层研发体系 , 为未来五年十年打基础 。不是因为一年两年能出很多成果 , 所以才投入”——这番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 以2020Q2 为例 , 虽然遭遇疫情的冲击 , 但华米研发投入仍然同比增长了 25% , 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了 10% 。
换言之 , 即使在已经在行业内拥有明显技术优势 , 华米依然会不断加码研发 。
这也就不难解释 , 为何在尚未锚定大健康的 2018 年 , 华米就与英特尔和西部数码一起投资处理器 IP 供应商 , 并推出可穿戴行业首款AI芯片“黄山1号” , 并以超越行业需求的速度迭代芯片 。
想要提升健康监测与预警 , 那就自研算法;算法需要更精准、丰富的数据 , 那就自研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传感器提升带来了数据处理量与耗电量的双双暴涨 , 那就自研低功耗 AI 芯片——这便是永远从用户找到切入点 , 并且“一言不合就自研”的“华米式创新逻辑”
最核心的 , 则是引领行业开启从“智能穿戴+”到“+智能穿戴”的转变;
“智能穿戴+”是什么?本质是给智能硬件加入各种功能 , 比如添加支付等功能 。这个路径意味着以智能穿戴设备为圆心 , 在其已有的功能上做延伸 , 完善基础体验 。
而“+智能穿戴”则不同 , 本质是对智能穿戴设备去中心化 , 最大程度让智能穿戴赋能给更多行业——借助可穿戴设备多维度的传感器进行数据收集 , 以及基于“端+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 , 对用户的身体数据进行监测、分析 , 给需要的行业提供检测结果 。
比如 , 助力公共健康事业发展:今年 4 月 9 日 , 华米宣布与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医学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院达成合作 , 三方将基于华米技术与数据储备 , 以及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 , 开展“新冠肺炎出院后随访及康复管理”;以及对流行性疾病预测、预警系统建立专项、开展联合攻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