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虚拟的“李家的城”?

· 这是第3541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2k+ ·· 过蝈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腾讯的城、阿里的城”2013年 , 一个香港的四年级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 他是我们的上帝 , 万物都是他所创造 。 当然 , 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 。 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 , 为打工仔遮风避雨 , 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 。 他们付出了那么多 , 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 , 不准时下班 。 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 "据说 , 每12套香港的商品房中 , 就有一套是李家建的 , 住房者每个月一半以上的收入必须交给李家;要开电视 , 就得用电信盈科;要去商场 , 则是百佳、屈臣氏和惠康超市 。香港的逐渐成为“李家的城” 。 反观我们内地 ,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名义下 , 我们一座座城市 , 正逐渐成为“腾讯的城、阿里的城” 。尤其是在腾讯-贝壳攻克下“居住”服务 , 阿里-易居也紧随其后 , 推出了居住数字化平台 。9月16日 ,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总部 , 天猫好房成立暨阿里易居联合战略发布会上 , 阿里与易居联合推出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 。 “天猫好房”总经理卢纬兴表示 , “至少三年不赚钱 , 收入全补贴购房者” 。房产交易平台贝壳一家独大的局面 , 将被打破 。至此 , 互联网对衣、食、住、行生活服务平台 , 实现了全包围 。 在这四大平台中 , 尤以往最为重要 , 它不仅金额高、更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全覆盖 。 数字对生活的影响 , 将形成我们新的异化 。大城市与数字化美团、滴滴、摩拜都兴起在2016年前后 , 彼时正是中国人口向一二线大城市迁徙、大城市化崛起的年份 。 2018年贝壳APP正式上线 , 人们线上看房的比重也逐渐增大 。线上看房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要呢?伴随一二线城市半径扩大、轨道交通的遍及、以及年轻人换工作的频繁 , 人们对地段的位置不再锁定为“地缘” , 跨区域看房、租房、买房越来越普遍 。 很多城市新房供应量极大 , 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 , 线上看房、楼市KOL自媒体开始盛行 。 线上日渐成为接触客户的重要通道 。 伴随VR技术、线上看房、AI等多技术的发展 , 95后为代表的互联网原住民也会越来越倾向线上选房、交易 。“天猫好房”通过定制“房产旗舰店” , 打造“智能售楼处” , 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完成从看房、认购到金融服务的全过程 , 提供新房、二手房、特价房和拍卖房四大交易场景 。贝壳则通过打造房产经纪人ACN合作网络和楼盘房源字典 , 第一次用“算法”把房子推送到客户面前 。 擅长造势的阿里 , 在营销上可能会比贝壳更亮眼 。阿里执着的房产梦线上阿里 , 线下易居 , 房产交易的闭环至此形成 。 难怪9月16日当天业内60多位国内百强房企悉数到场 。 其实 , 阿里巴巴涉足房地产业务由来已久 。 早在2010年 , 淘宝推出了房产频道 , 并于2014年8月携手万科 , 在万科全国12个城市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 ,2019年双十一 , 阿里拍卖在当天推出上万套特价房 。 阿里房产业务布局多年 , 效果却一直不温不火 。疫情给了线上平台重大的发展契机 。 今年4月 , 薇娅在杭州某酒店式公寓内直播卖房 , 让地产营销人瑟瑟发抖 。 却不想 , 薇娅只是帮阿里试水了线上营销 。阿里一直试图覆盖整个线上交易的全流程 , 成为线上交易平台 。 在线上 , 阿里擅长玩很多花样 , 比如直播、秒杀、双十一等等 。电商营销的百般花样 , 阿里不止一次想挪用在房地产上 。 但可惜 , 鲜有成功 。 归根到底 , 像房子这种动辄数百万千万的大宗商品交易 , 极度依赖现场和体验 。 但和一手房代理的易居合作后 , 可以从线上到线下打通交易的闭环 。此前像薇娅的直播卖房试水 , 也可以打造成房产经纪人主播 。 虽然房产经纪人还不具备很强的直播能力和粉丝量 , 但他们的专业知识更全面 , 能为线上带来更好的内容 。阿里为什么对房产这么执着呢?马云不是说过 , 未来房价如葱吗?上个月贝壳找房在美国上市 , 招股书披露了不少行业最新数据:过去六年 , 中国通过中介完成的房屋销售和租赁交易额从2014年的3.2万亿上增至2019年的10.5万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为26.8% 。 并且预计 , 中介经纪行业的规模(新房加二手房)在2024年将达到11.2万亿元 。 天猫从此切入了一个10万亿规模的新赛道 。数字帝国的日常生活很多年前 , 马云曾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他真的做到了 。 在天猫上 , 我们可以买房子 , 找装修 , 买家具家电……它甚至未来还会给你提供房贷 , 似乎我们真的可以足不出户 , 一台手机遥控全方位的生活 。像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平台对我们的生活终于实现了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 。 腾讯、阿里包围的城市 , 是不是一座虚拟的“李家的城”?早在2000年 , 就有西方学者以“电子别墅里的日常生活”来比喻当时的现实处境: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 在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智能工具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异化 , 即——数字的异化: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 , 已经创造了一个由数据组成的界面 , 人们在这个界面中交换、交流 , 透过屏幕、VR来认识、感知、消费世界 。在百无聊赖刷手机逛天猫的时候 , 我们就像在一个虚拟的迷宫里漫无目的地游走 , 眼花缭乱 。 体验的时刻越来越丰富 , 生命的经验却越来越匮乏 。本来在我们心中一点抑制的小欲望会被这个“迷宫”变幻出无穷多的实际需求 , 而且它廉价、多样、快速 。 上午下单 , 下午可能就已到货 。 任何一个愿望都在被轻易满足 , 而它实际上占领的不仅是我们的时间、钱包 , 还有我们的认知 。一套互联网的“算法”逻辑正在侵占我们的思考 。 以房产为例 , 动辄几百万的房子 , 本就该实地考察 , 多看多比较 。 普通买房者实地看个一年 , 也是正常的 。 但因为算法的存在、KOL的建议 , 让人们只会去关注推送的几个热点的板块和项目 。 就像大众点评的推送 , 来自于商户的广告投入、用户的点击率以及所谓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 最后我们只会选择有排名的餐厅 , 而忽略了真正的好品质 。盲目相信线上信息 , 尤其是当人们被无穷无尽的信息所包围 , 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货币资本到数字资本如果说“李家的城”是一个商品、货币为基础的帝国 , 那么以腾讯、阿里构筑起来的互联网阵营则是数字的资本主义 。 我们身处其中 , 用微信开会 , 在朋友圈分享 , 在公众号写作 , 在天猫购物 , 毫不顾忌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 我们就像一个个数字的佃农 , 在虚幻中用各种代码、各条数据 , 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量化宽松货币泛滥的当下 , 货币急着寻找故事好让货币不断繁殖 , 而故事又在寻找听众 , 越多人听的故事就越值钱 。 所以注意力才是你抢我夺的稀缺资源 。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 , 我们为某个商户、楼盘点赞、分享 , 为拥有粉丝儿沾沾自喜 。 我们自己的生活就是在贯彻这场注意力经济 , 这场经济让我们自己蚕食自己、剥削自己 。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时间转为化原材料免费出让 。 正是我们有意无意流出去的每一条杂乱的数据 , 最终却演变成这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生产力 。当我们漫步在阿里、腾讯的“城市”里 , 每一条足迹都是生产要素 。 我们觉得这些界面是供自己使用的工具 , 实际上我们也正被工具使用 ,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形成某种新的沟壑与不平等 。 但我们普通人 , 却毫无察觉 。 毕竟“李家的城”还是线下、真实看得见的 , 而虚拟数字的城是无形的 , 是一座困住我们的新型“围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