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基因编辑“猪1.0”升级为“猪3.0” 异种器官移植技术再获突破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采访人员 彭茜)2017年 , 当世界首批消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编辑“猪1.0”诞生时 , 领衔该研究的美国eGenesis公司联合创始人杨璐菡告诉新华社采访人员 , 希望将来“在中国建立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机构 , 致力于为中国病人研发异种器官移植的治疗手段” 。
时隔三年 , 杨璐菡归国后组建的杭州启函生物公司领衔团队在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宣布做出有望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 , 成功解决了去除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和增强异种器官免疫相容性两大异种移植安全性难题 , 这让她和团队距离实现“人人用得上”的异种器官移植梦想更近一步 。
无惧疫情 , 基因编辑“猪3.0”顺利诞生
文章图片
资料照片:这是2018年3月28日在广州九龙实验动物基地拍摄的“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 。 新华社发(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供图)
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科研受到干扰 。 对杨璐菡来说 , 疫情虽导致原有的一些国际学术活动被迫取消 , 却给团队更多时间专注于科研 , 并通过比此前更加密集的线上会议与国际同行交流 。
“生物行业不像别的行业 , 大家的‘敌人’不是彼此 , 而是新冠病毒、是癌症、是器官缺失 。 这是一个全球性课题 , 我们绝不会闭门造车 , 而是希望和国际优秀科学家、医生和监管机构保持紧密沟通 , 这样才能做出全世界都认可的领先产品 。 ”杨璐菡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 , 为参与国际会议 , 团队成员已连续熬了几个通宵 。
不负夜以继日的努力 , 基因编辑“猪1.0”的升级版——“猪3.0”顺利诞生 。 参与研究的还有云南农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马萨诸塞综合医院、eGenesis公司等 。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和转座子基因插入技术修改了猪的一批基因位点 , 培育出的猪体内不含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 与人之间免疫和凝血方面兼容性更强 , 并具有正常生理特征、生育能力以及向下一代传递编辑基因的能力 。
2017年 ,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和杨璐菡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培育出世界首批不携带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猪1.0” , 从根本上解决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可能导致病毒传染的风险 。 2018年 , “猪2.0”诞生 , 进一步解决了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问题 。 新诞生的“猪3.0”结合了前两代优势 , 更具临床应用潜力 。
21日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的最新研究显示 , 在体外免疫测试中已区别不出“猪3.0”细胞和人细胞 , 显示出很好的免疫兼容性 。 论文通讯作者杨璐菡介绍 , 团队正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测试“猪3.0”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已取得一些“让人激动的阶段性成果” 。
“全球每年器官移植缺口巨大 , 再加上程序、价格以及质量的不均一性 , 只有少数人排得上 。 我们的梦想是用知识和努力 , 让未来的器官治疗产品不论贫富贵贱 , 人人都能用得上 。 ”杨璐菡说 。
据介绍 , 目前团队主要利用“猪3.0”进行肾脏、肝脏和胰岛的异种器官移植实验 , 希望将来能满足尿毒症、急性肝炎和糖尿病患者的器官移植需求 。 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移植科主任詹姆斯·马尔克曼表示 , 相关研究为数以百万计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了希望 。
三大难点 , 异种器官移植之路还有多远
据不完全统计 , 每年全球约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 , 而器官捐献数量远低于需求 。 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成为解决“移植器官荒”的重要途径 , 但同时面临异种病毒传播、免疫兼容性和功能兼容性三大技术难点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巴西|巴西累计新冠死亡病例数破15万
- 新华社|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
- 水貂|美国多地水貂养殖场暴发新冠疫情
- 新华社|多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创新高!疫情“凛冬”将至?
- 陆战编辑部|美俄发现已落后,日本在太空干了啥?3亿公里外一枚炸弹被引爆
- 陆战编辑部|澳大利亚坦承不该购买F-35,讨好美国付代价
- 新华社新闻|研究显示:火星上可能存在会游泳的小型生命
- 新华社新闻|10年间,智能手机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 陆战编辑部|或被苏-35击落,大水冲了龙王庙?,俄军一架苏-30坠毁
- 陆战编辑部|美F-35B坠毁,1.2亿美元没了,空中加油剐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