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六耳猕猴是假悟空?不!最终那个死的,曾叫齐天大圣


六耳猕猴这段故事 , 有人说是猴子为了和如来佛谈价钱而玩一把变身 , 又有人云是佛界的背后操纵 , 其实是拿假猴顶替了真猴 。
在司马看来 , 这些都是胡扯 。 要知道《西游记》开宗明义 , 开始处孙悟空的恩师菩提老祖 , 讲的就是一个心字 。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 也是蕴含一个“心”字 , 而在整个西行路上 , 孙悟空更是被作者在章节题目中以“心猿”二字代称 。
什么是心?心就是意念 。
悟空|六耳猕猴是假悟空?不!最终那个死的,曾叫齐天大圣
本文插图
且容司马从头道来 。
故事依旧从孙猴子与唐僧的那场争吵说起 , 打死几个恶贼 , 便遭唐僧的紧箍咒儿乱念 , 不得不起在空中 。 这便是第五十七回的开头 , 事实上也就是从这时起 , 猴子的心便乱了 , 换句话说 , 这便出现了“猴”格分裂 , 你且看这书中文字:
“孙大圣恼恼闷闷 , 起在空中 , 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 , 恐本洞小妖见笑;欲待要投奔天宫 , 又恐不容久住……”
书中字面上 , 看似猴子最终的选择是去了南海观音那里 。 可实际上 , 去南海的 , 只是猴子的一面而已——而另一面 , 或者说是猴子性格中比较顽劣不愿受束缚的一面 , 这便依旧在唐僧附近 , 且看和尚又气又饥又渴 , 指派八戒去取水 , 不一会又让沙僧去找八戒——好吧 , 这时节 , 猴子的这一面便下来了 , 我们姑且称它做“孙猴的反抗面” , 简称“反抗猴” 。
“反抗猴”一见唐僧 , 起初也是求情 , 说师傅你闹了这么久气也该消了 , 俺给你打水来了 。 可未曾想老唐气劲实在大 , 居然一口回绝 。 “反抗猴”这便火了 , 心想俺老孙自从五指山下出来 , 一路帮你除妖平魔 , 你个死鱼脑子咋没一点改进啊 , 就算不改进也该记恩啊!于是恶向胆边生 , 一棒打晕了唐僧(请注意 , 他是拿金箍棒打的 , 若真是妖怪 , 一棒下去唐僧还能活么?就是因为是真悟空 , 只是发怒而已 , 所以才棒下留命) 。
悟空|六耳猕猴是假悟空?不!最终那个死的,曾叫齐天大圣
本文插图
打晕之后 , “反抗猴”便寻思了 , 我在五指山下 , 可是答应了观音要带个和尚去西天的——于是一转念 , 他便带了唐僧的包裹回花果山去也!
什么意思呢?“反抗猴”的打算就是重组西游团队 , 不要这唧唧歪歪的唐僧 , 咱另搞一个光头 , 反正西游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取经 , 你把经取回长安不就行了 , 管他是不是原来的唐僧呢!
从根本上说 , 孙猴的这一面 , 才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那个孙猴 , 才是敢于推翻旧秩序的那个齐天大圣 。 而留在观音菩萨的那边的孙猴另一面 , 则是服从于权威、服从于现实 , 不敢抗争的奴性一面 , 那个 , 实在不是我们所喜爱的孙悟空 。
简单说 , 一面是自我 , 一面则是社会 。
结果 , 闹到最后 , 孙猴的“猴”格分裂终于到了彼此面对的时刻 , 无论如何 , 你必须舍弃一面!也正是因为都是孙猴 , 所以满天神仙都无法辨别 , 照妖镜照不出 , 地藏王的谛听也不好说 , 都是你自己 , 让我怎么说?
这个难题 , 最终便到了如来面前 。
如来笑 , 这是什么难题啊?对于我而言 , 我需要的是那个乖乖听话、完成我交付使命的孙猴子 , 而不是那个大闹天宫、敢打敢闹的孙猴子——自然 , 想是这么想 , 话却不好这么说 。 于是 , 如来便扯了一个六耳猕猴的犊子 , 说这两个孙猴 , 只有一个是真的 , 另一个却是假的!
如来这么说 , 便是给孙猴一个警告:你必须解决你的矛盾面 , 把你那些反抗啊独立啊什么的都消灭掉——这是警告 , 也是现实 , 现实呈现在大家面前 , 便是其中一个分身被盖在了金钵盂下 , 把钵盂揭开 , 孙猴便只能接受现实:保守的猴子 , 一棒打死了自由的猴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