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国芯片发展历程2019-12-27 14:46

中国芯片发展历程2019-12-27 14:46文 / 积木扯淡编辑 / 千讯咨询 庄梅字号本文转载自今日头条 , 头条号:“积木扯淡” , 作者:千千摘要:中美谈判的重启 , 将中国高科技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 针尖对麦芒的背后既是双方未来布局的碰撞 , 也是回首过去的一次总结教训 。 中美谈判的重启 , 将中国高科技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 针尖对麦芒的背后既是双方未来布局的碰撞 , 也是回首过去的一次总结教训 。 从中兴到华为再到海康、大华 , 中国半导体产业 , 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 承认现实国产芯片确实很弱小 , 但是未来回首往事时 , 就会发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 都将是磨刀石 。 这是中国芯片最坏的时代 , 也是最好的时代 。 转帖 中国芯片发展历程2019-12-27 14:46
不可思议的开端其实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并不算晚 。 在那个革命氛围依旧非常浓厚的年代 , 领导对电子工业非常重视 。 1955年2月 , 也就是“一五”期间 , 北京大学就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半导体课程 , 负责人是杨振宁的大学好友、享誉世界的顶尖物理学家黄昆 , 以及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的另一位顶尖物理学家谢希德1957年 , 京东方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拉出了中国第一根锗单晶 , 同年 , 王守武、王守觉这对兄弟科学家研制出了中国最早的半导体器件—锗合金晶体管 。 考虑到当时新中国仅仅成立了8年 , 基础极为薄弱 , 所以这个成绩 , 已是相当不错 。 那几年 , 中国的半导体每年都有不错的进展 。 1965年9月 , 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和上海元件五厂共同努力下 , 抢在位于北京的半导体研究所之前 , 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 。 这个成绩比美国晚7年 , 和日本相当 , 比韩国早10年 。 1966年 , 通富微电的前身南通晶体管厂成立;1968年 , 北京和上海分别组建了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无线电十九厂 , 四机部还在重庆永川建立了1424所(中电科第24所);1969年 , 四机部又成立了华天科技的前身甘肃天水永红器材厂(749厂)以及甘肃天水天光集成电路厂(871厂) 。 其实直到改革开放前几年 , 国产半导体的发展都是不错的 。 改革开放后的当头一棒如今谈到改革开放 , 我们总是着眼于带来的成就 , 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 , 改革开放也是有代价的 , 比如 , 一些自主科技的停滞 。 第一是不断引进国外技术 , 第二是市场化改革 。 或许是特殊年代形成的民族自卑感 , 上至中央下至百姓都觉得自己的产品不如国外的好 。 各地政府和机构大肆引进国外的半导体设备和生产线 。 于是自己辛苦几十年的半导体产业被冷落了 , 相应的企业也没落了 。 比如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在70年代末是国内主要的计算器集成电路厂家 , 但是80年代初由于国外计算器的大量进入 , 该厂陷入亏损的境地 。 当然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在闭塞的计划经济环境下 , 又经历了大跃进、文革等事件 , 虽然很多半导体技术实现了突破 , 但是从产品质量和产量上都跟美日有差距 。 但是国产的再差 , 也不至于自废武功 。 而且可悲的是 , 虽然我们积极地、甚至盲目地拥抱国外的产品 , 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敌对 , 国外企业依然对中国进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 当时的中国市场引进的设备和生产线大多都是旧货烂货 , 在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行业 , 落后就意味着完全没有市场 。 随之而来的市场开放与改革让此时孱弱的国内半导体行业直面国外巨头 , 星星之火没有完全熄灭已是万幸 , 燎原是万万没可能的事 。 国家层面上 , 重视技术但是更想快速完成工业原始积累 , 十年走别人一百年的路 。 又要快速赚钱又要技术 , 只能向西方妥协 , 名曰“以市场换技术” 。 从此 , 我们的半导体产业逐渐失去了自主创新和主动消化先进技术的意识和动力 。 而这个时候的美、日、韩三国则在半导体行业开始大打出手 , 前一段时间日韩争端再起 , 日本的杀手锏依然在半导体行业 , 由此可见信息化的世界 , 半导体产业关乎全球 。 国家意志的绽放其实 , 1986年国家也曾尝试扭转半导体的颓势 , 专门制定了“531”发展战略(推广5微米技术 , 开发3微米技术 , 攻关1微米技术) 。 但后来 , 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掣肘让这个计划沦为了空口白话 。 当90年代到来 , 中国的半导体已经步履蹒跚 , 也再次被高层重视 , 1990年8月 , “908”工程正式出炉 。 万万没想到 , 这个工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计划之一 。 失败的原因是审批流程实在过于繁琐 , 审批周期远大于产品生命周期 , 从立项到投产用了7年多 , 产品已经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 而且月产能只有800片 , 距离目标遥不可及 。 投产当年 , 无锡华晶巨亏2.4亿 , 第二年只得把设备租给台湾人降低损失 。 2002年 , 华润集团收购了华晶 , 这就是现在的华润微电子 。 就在“908”工程在拖沓的审批中看不到希望的时候 , 国务院于1995年12月13日推出了当时中国电子工业史上最大的一个国家项目“909”工程 。 “909”诞生了华虹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有过无数次的中外合资案例 , 华虹NEC无疑是最成功的代表 。 虽然在最开始 , 华虹NEC也不过是单纯地为NEC生产内存的厂家 , 但是第一次 , 国外巨头成了我们的打工仔 , 也给了我们一次风险很小的学习机会 。 虽然后面因为半导体周期 , 华虹NEC陷入亏损 , 但也因祸得福 , 2003年 , 华虹集团全面收回华虹NEC的经营权 , 日方退出 , 华虹NEC也正式从半导体加工厂转型升级为中国第一家晶圆代工厂 。 当然还有最大的彩蛋——华为 , 此后在上海张江 , 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始在挫折中不断求得发展 。 心凉的人祸接下来 , 轰动全国的“汉芯造假事件”拉开序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