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老人涌进银行取钱宁愿损失利息!这是为何
大量老人涌进银行取钱 , 宁愿损失利息!这是为何?银保监会表态了钱包那些事儿老百姓对存在银行的钱款 , 向来都是很重视的 。 辛辛苦苦工作攒下来的钱 , 在存进银行的那一瞬间起 , 也会感到非常的心满意足 。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会居安思危 , 而存款就是国人抵御突然事件的唯一保障 。银行作为中国人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 , 一直也都是老百姓存款、投资的好地方 。 尤其是对很多老年人来说 , 除了银行之外 , 还没有哪个金融机构能让他们放心地将钱交出去 。 不过 , 在这两年中 , 因为种种舆论和百姓金融知识薄弱的影响 , 不少地区却出现了“集中取款”的现象 。
伴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疫情的冲击 , 不少地区的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开始承压 , 再加上各种政策的短期冲击 , 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水平也逐渐进入了上升通道 。于是 , “银行股东破产了?”、“银行资金不足了?”、“银行柜台取不出钱了?”等谣言开始扩散 。 据报道 , 尤其是在今年6月份之后 , 在“后疫情时代”中 , 部分机构开始被“集中取款” , 并且这种状况持续了许多天 。
这种情况 , 对银行的打击是很大的 , 不能轻易忽视 。 毕竟 , 银行也是一家需要营利的金融机构 , 如果大量储户集中取走存款的话 , 这会直接造成银行的资金流失 , 可能还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而这种状况 , 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7月份的时候 , 国家有关人员就已经表示:“……这些事件暴露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加强” 。 不过 , 频繁发生这种事情 , 其实也和储户的金融教育不够充足有关 。
有些谣言被传出来之后 , 很多老百姓就轻而易举地相信了 , 并且也不接受任何的劝导和解释 。 突然取出存款 , 这是会损失定期存款利息的 , 但是很多储户依旧是坚决支取 。对此 , 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就已经保证过了:“退一万步来说 , 银行出了问题 , 储户的本息也是需要全额兑付的 , 储户利益受损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 请储户对银行放心!” 。
这两天 , 银保监会再一次针对“居民集中取款”的现象进行了发声 。 现在 , 依旧有个别地区的小额储户 ,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金融知识较为薄弱的居民 , 因为金融知识的匮乏 , 在受到谣言的影响和煽动下 , 出现了集中取款现象 , 尤其是大多数的老年人 。为此 , 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后 , 国家相关部门会在今年加强对偏远地区、金融知识较脆弱地区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说起来 , 储户的存款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所以不需要担心着自己的存款还能在银行“不翼而飞”了!就算银行倒闭破产了 , 储户也能得到补偿 。不过 , 出现这种集中取款的情况 , 也不能全部怪罪在储户的身上 。 毕竟 , 存在银行的可是血汗钱 , 在听到一丝不利于存款的风吹草动时 , 采取行动保资产也是正常的事情 。
当“集中取款”的情况出现 , 一方面是储户的金融知识不强 , 而导致轻信了社会上的谣言所致 。 另一方面 , 银行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原因 , 尤其是身为百姓看重的金融机构 , 更需要警惕谣言、业绩下滑带来的风险传导 , 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等 。那么 , 针对“集中取款”的现象 , 你有什么话想说?
推荐阅读
-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走失的老人们 大家都很担心你们
- 光明网|老人街头摔伤 红十字志愿者紧急施救
- 老人中奖千万自杀身亡 长子被指不满分配诋毁次子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10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缓和医疗让老人从容面对死亡
- 老人拎着包裹送到警务站,民警打开后惊出冷汗......
- 光明网|暖心!70多岁患病老人坐车迷路 细心公交驾乘助其回家
- 小鱼网|“不给钱不准走!”国庆结婚,一群老人当街阻拦婚车讨要红包上热搜……
- 南方都市报|河南潢川警方通报双节期间老人组团拦婚车要红包:两人被拘
- 笑声快车|年底, 这些“金饭碗”将大量招人, 待遇比公务员好, 更适合应届生
- 老人|老人不慎落水 消防紧急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