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近年来 , 随着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 , 美食类节目逐渐风靡网络 。 有的烹饪家常小菜 , 展现高超厨艺;有的介绍丰富食材 , 倡导健康饮食;有的遍寻各地食材 , 传播特色文化……这些节目在推荐美食、分享饮食快乐的同时 , 也成为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的载体 ,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 。 比如 , 李子柒的美食短视频 , 在介绍中国美食的同时 , 也于润物细无声中向外国观众传播了中国文化 。然而 ,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 一些吃播秀视频逐渐变味 , 它们抛弃“创意为先、靠质取胜”的直播宗旨 , 以“表演夸张、量大多吃”为噱头来博眼球、赚流量 。 一方面 , 这种采取镜头前猛吃、镜头后狂吐的“假吃” , 现象 , 显然与诚实经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 缺乏的是对公序良俗和辛勤劳动的敬畏 , 极不利于正常网络直播秩序的构建、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 。另一方面 , 用造假的方式吸引眼球的“大胃王”吃播秀 , 在浪费粮食的同时 , 也在消耗观看者的信任 。 从吃得香、吃得舒服到吃得怪、吃不下也要吃 , 吃播的走偏 , 会让观众既无语也逐渐失去观看欲 。此外 , 在赚取巨大流量和惊人经济利益的同时 , 一些“大胃王”主播的身体健康也经受着巨大考验 。 由于饮食不当 , 反复催吐 , 一些主播年纪轻轻便患上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 身体健康白白葬送 , 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这种唯流量、以戕害身体为代价的“大胃王”吃播秀与享受美食的初衷背道而驰 。宏观上 , 治理网络直播乱象 , 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 还需要直播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摒弃一切错误的消费观念和病态的市场心理 。 尊重传播规律 , 将重点放在提高文化格调和品位上 , 才是打造优秀直播节目的正道之选 , 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微观上 , “吃播”不能止于展现食物的表层符号 , 更要着力挖掘传统美食的文化价值 。 在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各种天灾使全球粮食供应面临挑战的当下 , 更凸显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 。 因此 , 不管是日常生活 , 还是进行吃播秀创作 , 浪费粮食都是应该杜绝的 ,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局面 , 要继续传承“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 。为此 , 直播平台要对主播提高内容发布门槛 , 采用身份识别等认证方式 , 加强内容审核和考核 , 筛选过滤掉猎奇、低俗的“吃播”内容 , 对上传不当内容的用户实行封禁制度 。
推荐阅读
- 美国的“一人纳税,全家受益”原则
- 社会科学研讨|国庆中秋 雅安市学雷锋志愿者选择了坚守
- “死后无灵魂论”“封建迷信论”之社会影响
- 社会|男主播直播侵犯未成年女性案告破,抓获10人,捣毁3处犯罪窝点
-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数字”,创造更美好生活
- 黄金周|外媒盘点双节黄金周:展现中国社会活力
-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主要篇目介绍
- 意见|国办: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 从改名换姓看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变迁
-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