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超市办图书馆,她坚持12年为村民点亮微光( 三 )


但李翠利听到最多的就是:“看,那个神经病又来了。”
对于这些言语,李翠利从不回应,就像她在一首诗中写的:有时候,沉默代表一种坚定,贴一脸风和日丽的无言,隐忍五味杂陈的内心,我立志,做一块有棱角的石头。
一年多过去了,书没有筹到多少,李翠利的“怪行”却出了名,开始不断有媒体关注她。2014年底,李翠利一家人自费创办“微光书苑”在乡间推广借阅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她也从一个“不务正业的神经病”变成了乡村阅读推广的先行者、公益人。
越来越多的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与她联系。文化部门陆续提供最新的书籍;买书的时候,书店老板会多给几十本;上海的一家公益组织,一次性捐赠3吨书……
书,总算是供上了。
“走过寒冷的冬季,穿越漫长的沉寂,一缕婉约的风,轻吟春的旋律。”2015年的春天,李翠利写下了这首小诗。
“要把图书馆里的学校建起来”
“微光书苑也算图书馆吗?”
“算,你这是开在超市里的图书馆。”
2015年,当有人邀请李翠利去北京参加民间图书馆论坛时,她一脸疑惑。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知道有很多人在乡村做民办图书馆。
在那次论坛上她听到一句对她影响至今的话:一座图书馆里的学校要比一个学校里的图书馆重要。“微光书苑不仅是读书,还可以读人、读物、读电影、读音乐,读一切能读的东西。”李翠利对阅读有了新的理解,她想把微光书苑里的“学校”建起来。
“一开始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单纯阅读的空间,后来,在书苑的基础上又创办了‘儿童之家’,义务组织村里的孩子读书、写作业。”李翠利说,现在微光书苑会定期举办阳光微课堂,请志愿者给村民讲育儿、心理健康、防诈骗等知识。
 村民|超市办图书馆,她坚持12年为村民点亮微光
文章图片
拼图照片:孩子们参加微光书苑旧物改造活动,利用废弃的塑料袋制作花朵。受访者提供
小小演讲家、旧物改造、科学小实验、民俗传承……这些定期举办的活动已经成为微光书苑雷打不动的项目。“比如我们的旧物改造系列活动,就是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倡导绿色环保和勤俭节约理念。”李翠利说,微光书苑已经成了村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今天的活动是自制饮水机实验,11个孩子用了19个瓶子,22个纸杯,全部成功完成自制饮水机。活动结束后,李芷诺、李浩冉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街上拣拾木棍,为下次活动做准备工作。”
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李翠利都会做详细的记录。
“李芷琪这次活动表现棒极了!自制饮水机质量最好,开关灵敏;他折叠的纸飞机在负重一枚5角硬币的前提下,飞行距离最远。”李翠利写道。
 村民|超市办图书馆,她坚持12年为村民点亮微光
文章图片
拼图照片:微光书苑旧物改造系列活动——孩子们利用废纸折叠负重纸飞机。
在李翠利拍摄的一个视频里,8岁的李芷琪捏着纸飞机在嘴里哈了一口气后,用力扔了出去。纸飞机飞了,不停地旋转,李芷琪跟着那架纸飞机跑着,恨不得自己也变成那架飞机。
“南飞的燕子,捕捉到春的第一缕气息,在孩童,小燕子穿花衣的歌谣中,回归梦萦的故里。”她在诗中写道。
“微光易灭,微光也能燎原”
“为什么起名微光?”
“它本身就是微光,非常非常微小,就是一个农村小超市的货架子放几本书。而且,微光易灭,不知道哪天就没有了。”
有一天,村里刚上小学的刘彩金又来借书,李翠利跟她闲聊问,妮,你长大想干啥。小彩金想想了说,想开超市。李翠利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失落,看了这么多书,理想咋能是开超市。
小彩金一脸天真,随后说,我也要把书放在超市里让大家看。
 村民|超市办图书馆,她坚持12年为村民点亮微光
文章图片
村里的孩子在微光书苑看书。本报采访人员史林静摄
“在某些瞬间,我会觉得做的这个事是有意义的。”李翠利说,微光易灭,微光也能照亮更大的世界。
后来,不断有别村的超市经营者找到李翠利,想在自己的店里也放点书让大家看,这让李翠利很惊喜。她开始发展合作店,由微光书苑免费配书,进一步扩大乡村阅读的推广范围。最多的时候“微光书苑”的“零门槛”借阅模式推广到了27家合作店,书苑走进了超市、旅店、诊所、幼儿园,受众达30多万人次。
越来越多“微光”汇聚起来。
将自己医疗卫生方面书籍全部拿出来共享的69岁村医李桃臣;多年坚持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的退休教师、七旬老党员李新全;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帮忙组织微光书苑阅读分享活动的大一新生李幽茹;抓住一切机会推介阅读,重新提笔做文章的陈桂花……
从单枪匹马到近百人的基层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团队,在李翠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乡村阅读推广和文化繁荣注入新的生机和力量。201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立法审议座谈上,李翠利提出了“公共与民办图书馆资源共享”等一系列设想。
诸多荣誉也不期而至,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许民办图书馆做成什么样,没有标准答案,而我只想让这束发生、成长在乡村的微光惠及更多的父老乡亲。”李翠利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