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扶贫搬迁:中国的现代愚公移山( 二 )


本文图片
8月5日 , 采访人员和工作人员沿着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前往贵州省赫章县拨拉组搬迁前的旧址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续 摄
扶贫干部李天艳说:“全村就马贵学家工作最难做 。 他和妻子生病 , 儿子有精神疾病 , 只有儿媳是劳动力 。 家里还有3个孙女 。 马贵学不愿搬 , 怕出来后没地种 。 ”
于刚说 , 干部们想了各种办法——找村民信任的熟人去劝说 , 为他们算“子孙账”“人生账”“经济账” , 又让他们试住新房 , 干部还做担保 , 才打消了顾虑 。
李天艳说 , 为帮村民搬迁 , 80名干部进山忙了15天 。 “老的老 , 小的小 , 人背马驮 。 床、柜、棺材 , 一并运出来 。 正值冬天 , 雪积凝冻 。 我们用挖掘机挖了一条路 。 有的村民行动不便 , 是坐在挖掘机的斗子里出来的 。 ”
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书记周祥说 , 搬迁那个月 , 他几乎没怎么睡觉 , 困了只在车上眯一会 。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点的干部马江涛说 , 刚搬来时 , 小区派出所接警最多的 , 是找人 。 “山民第一次见到楼房 , 觉得长得差不多 , 许多老人走失 。 ”
于是 , 干部们在每栋楼的墙上画上猫儿花儿等图形 , 以方便辨识 。
杨亚林最操心的是就业 。 “能务工的尽量务工 , 我们组织搬迁户去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打工 , 解决他们搬迁后的生计问题 。 ”
由山民变成新型的城里人
贵州毕节的搬迁小区柏杨林街道的新楼里贴满务工需求 。 街道办事处主任唐玉江说 , 小区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不停联系推介省外工作岗位 。
新华社|扶贫搬迁:中国的现代愚公移山
本文图片
8月3日 , 一位搬迁户在贵州省毕节市柏杨树搬迁小区扶贫车间内编藤艺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续 摄
年纪大些、行动不便或有其他困难的人 , 则在小区新建的扶贫车间上班 。 56岁的杨青中以前打工受伤落下残疾 。 街道安排他在扶贫车间学编藤椅 , 现在他一天能挣45块钱 。
马贵学的儿媳卢国敏来后 , 先后在食用菌基地和家政服务中心工作 , 月收入1300元 , 养鹅还月入600元 , 又在政府建的大棚种菜 , 供一家人食用 。
唐玉江说 , 今后的目标是要让搬迁户过渡到城市居民 。
新华社|扶贫搬迁:中国的现代愚公移山
本文图片
8月8日 , 当地百姓走在云南省昭通靖安新区的街道上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江文耀 摄
但与真正的城里人相比 , 搬迁户收入还是偏低 。 杨青中说 , 猪肉涨价 , 他今年没舍得怎么买肉吃 。
杨亚林认为 , 需要发展更多的产业来改变现状 。 昭通正规划建立近万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 , 提供一批就业岗位 。 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产业也发展起来 , 招工时优先考虑搬迁户、贫困户 。
相对于物质条件 , 更难改变的 , 是山民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
在安置点出现了一个新职位:楼栋长 , 由搬迁户中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担任 。 这相当于原先的村民小组长 。
46岁的云南镇雄县搬迁户冯登友曾在浙江打工 , 见过世面 , 他担任了两栋楼的楼栋长 , 为几十户人服务 。
新华社|扶贫搬迁:中国的现代愚公移山
本文图片
8月12日 , 云南省镇雄县鲁家院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在院里玩耍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江文耀 摄
“工作比村民小组要多得多 。 ”他说 , “要教大家不要高空抛物 , 要教老人学会用水电 , 要去看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 。 以前在山里 , 住得分散 , 夫妻发生口角 , 没有人管 , 但现在要去调解 。 打架吵架影响别人 。 ”
杨亚林说:“扶贫搬迁的根本目的 , 不仅要改善生计 , 更要改变人自身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