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国维和官兵讲述维和行动30年:向世界展示“中国标准”和“中国速度”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采访人员郭媛丹】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 , 30年间中国遂行维和任务能力得到全方位大幅提升 , 17日 , 在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培训基地内 , 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的多名高级教官以及曾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用亲身经历对媒体讲述30年间中国维和行动发展历程 。
走进培养维和人员的摇篮:全逼真环境模拟联合国维和分队营地
一个占地为5000余平方米的院子内 , 地上铺满了小石子 , 踩上去哗哗作响 , 院子四角都部署了观察哨所 , 登上哨台 , 外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这是一座与联合国要求一致的模拟维和分队营地 , 可供60名人员居住 。
院子里有54套安装集装箱房 , 包括宿舍、餐厅、地下掩体、射击工事等设施 。 在大门右侧的一排集装箱房设置有作战室、值班室 , 室内墙上贴满了各类英文文件 , 包括任务区的地图、相关机构的电话等 , 给人一种紧张感 。 桌子上摆放着各类电台 , 可与在野外巡逻的队员保持联系 , 掌握队员的位置和状态 , 下达指令 。
在营区外还有一座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维和综合训练场 , 包括模拟维和分队营地、模拟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哨所、模拟街区、模拟雷场等 。 讲解员介绍说:“这里最大限度模拟任务区环境 , 使受训者在部署前就能体验任务区实际工作生活情况 , 在逼真条件下进行实地演练和严格考核 。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截止目前 , 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维护行动 , 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 。 这其中的骨干人员在执行维和任务前都会在培训基地内进行培训 , 可谓中国维和人员成长的“摇篮” 。
中国维和部队保持无人因违纪被遣返记录高级教官驳斥西方“扩张谋利”说
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始于1990年4月 , 当时中国军队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 。 在30年的发展中 , 中国军队已经逐渐成为联合国维和事业的中流砥柱 。
【听中国维和官兵讲述维和行动30年:向世界展示“中国标准”和“中国速度”】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高级教官蔡辉1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 , 中国军队维和行动可大致分为初步探索、逐步扩大和广泛参与等三个阶段 。 “在探索期 , 联合国对维和行动需求少 , 中国对外派出人员数量相应也少 , 以军事观察员为主;在逐步扩大期 , 中国无论在派兵类型、规模以及任务区域都有所扩展 , 中国维和分队组成包括工兵、医疗和运输 , 人员数量也在增多;任务区包括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南黎等 。 第三阶段内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派出了安全部队 , 2013年中国军队向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1支170人的警卫分队 , 此后还向南苏丹派遣了维和步兵营 , 向苏丹达尔富尔派遣了维和直升机分队 。 ”
蔡辉认为 , 随着维和任务越来越多样化 , 对维和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 中国维和人员执行任务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 此外中国军队所配备的装备完全能满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需要 。
“中国维和部队能力素质是有目共睹的 。 迄今中国维和部队保持着无人因违纪被遣返的记录 , 严守纪律的优良作风收到联合国和东道国的一致好评 , 这也是中国维和部队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 ”
随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逐步深入 , 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利用参加维和行动的机会扩张兵力 , 谋求在当地国经济利益 。 对此蔡辉认为这与事实不符 , 外界对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存在狭隘性 。 “首先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行动 , 中国军队靠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去提升执行军事任务的能力 , 这个说法太过偏颇 。 现在维和行动不仅包括隔离冲突 , 监督停火这些传统性任务 , 还包括协助人道主义救援 , 帮助训练东道国安全部队和警察以开展安全部门改革、协助法治建设、战后重建、改善民生等这些原来属于建设和平领域的任务 。 同时 , 在很多任务区由于外部风险程度非常高 , 常面临恐怖袭击、武装冲突波及等特殊情况 , 所以中国维和部队能在接近战场的环境下执行任务 , 提升了官兵的抗压能力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