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鲜有人知的广西罗城历史:千年县治古波里( 三 )


隋唐|鲜有人知的广西罗城历史:千年县治古波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城村大村屯
经过粗略考证后 , 我把这些事实告知了现在加拿大定居已年过七十的村里李刚大哥 。他告诉我 , 小时候也就是1960年代 , 那时他也还是少年 , 每次路过八解坳 , 还看见碉堡的旧迹台阶上有一座寺庙 , 老人都称做蒙公庙 , 路过的人都要吐一口水 , 扯一束草 , 意为喂蒙公的马 , 否则回去都会碰到倒霉事或生病 。从我推断 , 蒙公应该是清朝时代的八解堡目 , 统兵八九人 , 护卫古波里 , 级别大致相当于现在部队里的副排长 。从姓氏考证 , 蒙公应该是怀群兼爱一带的人 。蒙公在任上多年 , 勤勉守关 , 年老病故 , 后人感念其护卫有功 , 关爱百姓 , 在其工作过的八解堡立牌供奉 , 曰蒙公庙 。那时的蒙公庙应该是很简陋的 , 几根木头 , 盖上茅草 , 过往的行人既可歇息 , 逢年过节 , 祭拜蒙公 , 寻得心里的慰籍 , 就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 白云悠悠 , 轻舟远去 , 又有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豪迈 。蒙公神灵有知 , 他一定为当年在世时 , 为守护地方百姓安宁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自豪 。到我们这一代懂事后 , 公路改道走鸡笼坳 , 蒙公庙已坍塌 , 寂戚而无人祭拜 , 只有庙台的荒草诉说当年的功绩……
隋唐|鲜有人知的广西罗城历史:千年县治古波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城村板嫩屯
在1970年代 , 我已稍微懂事 , 爷爷和爷爷的弟弟 , 父亲和年老的村民常和我们晚辈讲古 , 提到的自然都是经历的身边事 。抗日战争时期 , 从我推算 , 应该在1939年左右 , 江浙皖一带难民尾随军队逃难到广西 , 广西的县政也不明形势 , 逃至山里 , 民团部队和难民还在村里驻扎三月余 。板嫩村里因难民和部队民团到来 , 纷纷躲到山上 , 观察半月 , 发现难民们极好相处 , 又搬回到家里 , 随便做些买卖 , 猪肉红薯米酒豆腐 , 一应俱全 , 晚上还吹拉弹唱 , 胡琴悦耳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一片暂时的欢乐景象………我想象不出难民们是如何选取板嫩这个地方作为暂时栖息地 。应该是当时摊开旧地图 , 循着旧县治 , 感觉躲到这里安全 。他们随民团一起驻扎 , 也是担心被土匪打劫 , 好有民团保护 。
翻过几座山 , 就是外面的世界 。农民们现在都乘坐汽车赶往外面的世界 , 大部分去广东打工 , 小部分去县城居住 , 和我一样 , 离开了生养多年的故土 。也许再过几十年 , 这里就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愁 , 他乡变故乡 , 家乡在梦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