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特医食品的“慢=快”:营造良性消费环境!


奶粉|特医食品的“慢=快”:营造良性消费环境!
本文插图
奶粉|特医食品的“慢=快”:营造良性消费环境!
本文插图
婴幼儿都以母乳或配方乳粉为主食 , 因早产、过敏等特殊情况的婴幼儿 , 在无法进食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情况下 , 此时需要食用特殊医学配方奶粉 , 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面营养 。
【奶粉|特医食品的“慢=快”:营造良性消费环境!】特医食品的准入门槛很高 , 但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利润 , 这吸引了一些企业的进入 。 在国家对此监管力度很大的情况下 , 部分企业冒着违法的风险 , 做出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的勾当 。 而当下 , 未注册特医食品冒充、虚假宣传特殊功能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
01
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虚假宣传
在9月8日的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升级发布会上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陈健表示 , 从2018年以来历次相关专项整治情况来看 , 非经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通过冒称特殊食品、虚假宣传特殊功能 , 损民害民的情况比较严重 。
确实 , 婴幼儿奶粉市场上也多次出现把固体饮料作为特医食品 , 向消费者售卖的事情 。
比如湖南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销售的“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 , 导购称“倍氨敏”“等同”于婴幼儿奶粉 。 长期服用后 , 多名服用婴儿出现身体发育迟缓、头骨突出等异常现象 。 该事件中的“倍氨敏”就是固体饮料产品冒充特医奶粉销售 。
不止如此 , 2019年5月 , 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的固体饮料假冒特医奶粉被监管部门处罚;同年8月 , 因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销售 , 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被青岛市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38.82万元 , 同时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约2.15万元 。
2019年7月 , 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雅乐迪配方粉并不具备生产资质 , 涉及虚假宣传 。
虽然这些违法企业、销售渠道因此受到惩罚 , 但这类事件对婴幼儿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逆转的 。 之所以会有消费者去购买这类冒充的产品 , 其实本质原因是对特殊配方食品了解不够 , 如果有一定了解 , 对产品有认知 , 那这类冒充情况出现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
陈健也建议 , 在监管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职责的同时 , 迫切需要在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 , 普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学知识 , 科学解疑释惑 , 引导消费者科学认识食品安全与风险 , 理性认知、选择食用食品和特殊食品 。
02
严格管控下的特医奶粉逐渐增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俗称“特医奶粉” , 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 , 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
对于过敏、苯丙酮尿症等症状不能正常进食的婴儿 , 特医奶粉也许是唯一的营养来源 , 因此 , 对其品质要求非常严格 , 毕竟关系到婴幼儿成长发育 。
市场上出现的以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的产品 , 可能根本无法给婴幼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 长期食用下去 , 会出现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 比如发育迟缓或者是停滞、身材瘦小、甚至危及生命 。
由于特医奶粉是比较专业的产品 , 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很容易产生信息鸿沟 。 目前 , 这类产品的销售也主要依赖医生的专业意见以及母婴店销售人员的介绍推荐和线上电商平台 。
在生产方面 , 我国特医奶粉生产经营是有明确资质要求的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 , 特医食品应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注册 , 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特医食品生产许可 。
截止2020年9月8日 , 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54个 。 通过注册的企业有20家 , 包括纽康特、雅培、美赞臣、雀巢、惠氏、爱优诺、每日乳业、圣元、贝因美、恒瑞健康、伊利、澳斯乳业、南通励成、吉林麦孚、纽贝福、拜仑斯特、广东君悦、亚宝药业、多欣健康、浙江海正甦立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