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信条》如何成为了自己的悖论( 二 )
经过早年现代派电影大师的开疆拓土后 , 大卫·林奇、今敏等当代大师 , 以及更年轻的汤浅政明等人仍然在“烧脑”的路上 , 做出执正驭奇的新玩法 , 但不管怎样玩 , 其共同点都是通过电影打通现代人的知觉、时间与梦 。 无独有偶 , 大卫·林奇的《双峰》第三季反思了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其叙事非常烧脑 , 即使无法完全理解故事线 , 仍然能从影片中感受到丰富充盈的情感力量 。 相较而言 , 《信条》与观众的情感互动是缺位的 。 反观诺兰早期的《追随》《记忆碎片》 , 片中人物的茫然与困惑 , 既构成了人物动机 , 又与人物结局因果互成 , 因果与宿命论是诺兰片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 在《信条》中 , 诺兰试图否定因果 , 只保留面对宿命的乐观 , 但在成片中用好莱坞特工片的既定因果套路中反因果 , 只把“扭曲时间”当作梗来用 , 割裂了“理解”与“感受” 。
诺兰从处女作开始就不走寻常路 , 尤其善于打碎故事的线性时间 , 重塑新的感知 。 而在营销前置的环境中 , 诺兰电影“烧脑”的特点便被放大为噱头 。 不少影片 , 尤其是推理影片 , 模仿这一点 , “营销前置”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创作:即从电影创作开始 , 便把营销操作融入其中 , 将在营销期间可能用到的点 , “埋梗”在电影中 , 等到上映前营销期间 , 再将埋的这一系列“梗”当作谜题 , 作为话题发布在营销平台 。 通过“埋梗”与“解谜”的互动 , 制造电影的话题和电影消费的愉悦感 , 形成一条消费的闭环 。 除了这种主打“理性”的营销 , 还有主打“情感”的营销 , 在情感社会学中 , “后情感”是一种被资本掌控 , 来模拟资本塑造的情感的一种情感 。 不管是“烧脑”还是“后情感” , 若看电影都不再依赖独立思考后得到快乐和情感 , 而被营销“绑架” , 就已经荒腔走板 。
本文插图
学者苏·布劳尔认为 , 粉丝是“文化口味”的制造者 , “文化口味”划定了文化区隔 , 如坊间流传的英剧、美剧、日剧、韩剧间的鄙视链 , 其文化区隔心态 , 亦适合用于《信条》 。 实际上 , 无论是英美还是日韩 , 其电视剧都各有所长也各有短板 , 人为制造鄙视链 , 则隐隐地折射出背后的文化等级观念 。 不管是看电影 , 其他文艺审美 ,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 破除这种鄙视链 , 才应该是初衷吧 。
作者:张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候选人、影评人)
推荐阅读
- 新咖说电影|李菁菁,都50岁的人了,有什么可秀的!
- 烈火中永生|电影《烈火中永生》故事,赵丹拒绝体验生活,王心刚戏份被删
- 电影|安吉丽娜朱莉新片《远走高飞》曝预告
- 新鲜事儿|王千源吴彦祖新片《除暴》发布定档预告;郭敬明电影《晴雅集》首支预告释出
- 薇薇爱电影|盘点抛弃女友的男明星,郑伊健、郭富城、周杰伦、邱泽、甄子丹
- 躺着看电影|相伴10年却垂垂目生?在谢娜和李小冉身上,我看到了友情的真相
- 数字媒体技|202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制作及数字修复方向艺术创作考研专题解读
- 杨幂|「饭饭快报」王一博赛事、朱一龙经纪人、杨幂新电影、沈月资源
- 两须的猫|院线电影90%取景温岭,盛大开机,男女主颜值超高,快来围观
- 电影|导演田壮壮希冀建立学术院线 表白电影:愿一生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