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宠爱|| 孙洁:把脉三道数字鸿沟,伏羲视点


对此 , 伏羲智库研究咨询部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孙洁撰写《触摸数字鸿沟研究前沿》、《把脉三道数字鸿沟》“姊妹篇” , 以期启迪思考 , 并为探索相关问题解决方案提供“抓手” 。
第一道数字鸿沟:物理接入不平等(1995-2003年)1995至2003年间 , 数字鸿沟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术观点 , 以及与媒体、政治和政策相关的社会观点 。 据称 , 《洛杉矶时报》采访人员Webber、Harmon于1995年7月29日一篇文章中创造了数字鸿沟术语 , 描述从事信息技术人士与不参与信息技术人士间的社会分化(Gunkel , 2003) 。
此后不久 , 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通过人口普查数据 , 支持、推广了该术语 。 但当时数字鸿沟仅使用“有”、“无”二元术语;解决数字鸿沟方法 , 仅为对互联网接入分布不均的简单研究(Eastin等 , 2015年) , 仅关乎连接互联网用户与未连接互联网用户间的二元区别(Mehra等 , 2004;Riggins等 , 2005) 。 此类型数字鸿沟当下被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 。
由于数字鸿沟概念在最初被定义为“技术接入拥有者与无技术接入者之间的差距”(Besser , 2004) , 大多数数字鸿沟研究都聚焦第一道数字鸿沟——物理接入(access)差距 。 相关研究重心为调查哪些社会因素影响物理接入鸿沟 。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DMaggio等人(2001)所指出:数字鸿沟研究重心应置于研究不平等如何被各种社会因素所影响;这些社会因素包括政府项目、工业结构、价格政策等 。 因此 , 经济实力、电信设施、政府决策成为影响第一道数字鸿沟最为显著的社会因素 。
大量研究证明了经济发展与数字技术物理接入之间的联系(Hritai , 1999;Norris , 2001;NTIA , 1995、1998、1999、2000、2002) 。 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自1994年起 , 便一直跟踪调查数字鸿沟问题 。 报告发现 , 基于收入、教育、地理位置的数字鸿沟虽于上个十年末期急剧缩小 , 但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因特网接入差距仍在持续(NTIA , 2000) 。
除经济因素外 , 一些个案研究也表明 , 政府政策在改善因特网接入方面 , 发挥着重要作用(Guterrez等 , 2000;Fuentes等 , 2002;Hawkin等 , 2003) 。 Cullen(2001)从国家层面研究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数字鸿沟 , 发现国家政策是影响数字鸿沟的一大重要因素;拥有较大政策主动权的国家在减小数字鸿沟方面 , 具有较大优势 。 Wade(2002)则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 , 观察、思考这一问题 。 他指出 , 欠发达国家在接入方面存在劣势 , 这不仅与收入、技能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缺乏有关 , 更与国际体系中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的标准和规范息息相关 。
第二道数字鸿沟:技能、使用不平等(2004-2011年)【一味宠爱|| 孙洁:把脉三道数字鸿沟,伏羲视点】社会科学家随后开始使用“超越数字鸿沟”(Mossberger等 , 2003)、“重新思考数字鸿沟”(Warschauer , 2003)、“重新概念化数字鸿沟”(Selwyn , 2004) , 以及“数字鸿沟作为复杂和动态的现象”(VanDijk、Hacker , 2003)等表述 , 用以描述数字鸿沟产生的另一种情景 。 PaulAttewell(2001)创造性提出“第一道数字鸿沟”、“第二道数字鸿沟”概念 。 前者侧重计算机物理接入能力(access) , 后者则侧重计算机使用能力(use) 。 随后 , Hargittai(2002)提出 , 应区分互联网接入导致的第一道鸿沟和技能使用导致的第二道鸿沟 。 第二道数字鸿沟另包括上网技能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 第二道数字鸿沟表明 , 不同人群在有效使用互联网所需技能方面存在差异 。 由于在大多数西方国家 , 拥有互联网连接的人口比例高 , 因此拥有网络物理接入不再被视为从互联网受益的主要或唯一障碍 。 随着宽带互联网接入和数字设备的普及 , 基于互联网接入的数字鸿沟是否存在 , 开始受到质疑 。 数字鸿沟讨论焦点因而转向对使用技能的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