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


人工智能|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
题图 | UCLA官网
关于“人才回国”的话题 , 对于老百姓而言或许只是“爱国”感情;而对于科研领域而言 , 这些“人才”的回归则意义非凡 。
前几天 , 从清华大学爆出一张《拟聘新进校人员公示名单》的照片 , 内容中提到朱松纯将入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 职务为科研系列教授 。
9月13日 , 据机器之心求证确认 , UCLA教授朱松纯教授将以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身份回国 , 受邀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for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IGAI , 民办非赢利)并担任院长 , 与此同时朱教授也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展开研究合作 。
据介绍 , BIGAI作为北京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 将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 以全球创新的「小数据、大任务」为研究范式 , 以多学科高度融合、国际学术交流、培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为宗旨 , 汇聚超千名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研究员、学者、专家 ,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一统理论框架实践落地 , 共同推动中国原创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创新 , 打造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平台 。
中国科研水平与世界领先的差距 , 除了有“上升”制度、“急功近利”等原因外 ,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对于前沿研究人员 , 缺乏一些优秀的“领路人” 。 这并非是谈中国没有人才 , 而是早期中国多种条件不足 , 导致诸多大牛很早就奔赴海外完成研究工作 。
如今 , 这些人一旦回归中国 , 势必意味着将以“领路人”的身份 , 一方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学生作为科研传承 , 比如由唯一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发起的姚班、智班 , 就已经证明此路可行 。 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用自身境遇触动其他华人大牛 , 带动更多的人才回归 , 比如今年以来张亚勤、沈向洋、马维英等一大批AI大牛也都纷纷加盟清华任教 。
尤其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 CV)领域 , 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占据了一席之地 , 但实际上原创性、理论性的东西还是不多 , 大部分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工作都是在国外研究机构完成的 。 所以朱松纯的归来 , 对于AI视觉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朱松纯是何人?
1968年 , 朱松纯生于湖北省鄂州市 , 1991年从中科大计算机专业毕业 , 1996年在哈佛大学获得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 师从国际数学大师大卫·曼福德教授(David Mumford);而后又在布朗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后 , 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任教讲师 ,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系与认知科学中心 , 任助理教授 。
2002年后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 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 , 是华人AI领域的顶级学者 。 他曾在各种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 三次获得马尔奖 , 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 国防部出资的多学科大学研究计划)负责人 。
目前 , 他在Google学术上的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超过24700次 , h-index指数为73 , 虽不能完全说明其学术成就 , 但也可见一斑 。
(图/Google Scholar)
当然 , 学术成就只是一方面 , 更重要的则是朱松纯教授的另外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