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鸿谈历史|派苏静去4纵“监军”的看法,塔山阻击战:对林彪罗荣桓打破常规
对于林彪的指挥风格 , 东北野战军的将士还是比较了解的 。 有时他采用“垂直式”指挥 , 有时他采用“委托式”指挥 , 有时他采用“点将式”指挥 。 但这次塔山阻击战 , 林彪直接派苏静前往吴克华、莫文骅的4纵去“监军” , 这一打破常规的做法 , 到底有哪些考虑呢?
文章图片
《罗荣桓传》是这样记载的:罗荣桓特地把苏静找来 , 这样跟他说道:“苏静同志 , 决定派你去4纵 , 那里将有一场恶战 。 4纵、11纵和两个独立师的任务就是把敌人隔在塔山以南 , 以保证我们能够顺利攻下锦州 , 你给吴克华和莫文骅说清楚 , 4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 。 你的任务是给他们当参谋 , 出主意 , 协助他们指挥部队坚决死守塔山” 。
时任4纵政委的莫文骅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说:“塔山战斗开始的第5天 , 总部派来了一位处长到纵队当联络员 , 其任务是上通下达 , 加强联系 。 总部联络员可参加纵队的党委会(只听不表态) , 总部给他或他发给总部的电报 , 我们不能过问 。 个别同志私下开玩笑称联络员是‘监军’ , 纵队主要领导对此做法也有反感 。 不管上边出于什么意思 , 这种作法会引起下边的考虑 , 甚至影响到作战情绪 。 疑人不用 , 用人不疑嘛!” 。
时任4纵司令员的吴克华则表示:“这是从红军以来没有过的怪现象!”
透过上面三个人的话看 , 明显还是有区别的 。 林彪和罗荣桓派苏静前往4纵 , 他们的意思主要是给4纵“当参谋 , 出主意 , 协助他们指挥部队坚决死守塔山” 。 而莫文骅和吴克华的看法则很直接:派苏静来主要就是当“监军” 。 作为一线指挥员来说 , 通常对“监军”都不会欢迎的 。 因此 , 莫文骅和吴克华甚至用了“反感”、“怪现象”等词语 。
文章图片
从吴克华、莫文骅角度看 , 4纵上有兵团司令程子华、政委黄克诚的直接指挥 , 一线作战重点师还有副司令胡奇才前往指导 , 整个纵队 , 又有他们这两位名将压阵 , 再派一个参谋处长苏静来“协助” , 显然常理上有些说不通 。 从这点上说 , 吴、莫和4纵其他领导有些“反感”也是情有可原的 。
从林彪、罗荣桓角度看 , 派苏静自有他们深一层的考虑 。 他们必须从全局上考虑问题 , 因为整个战役看锦州能否拿下 , 而拿下锦州又取决于塔山能否守得住 。 特别是在敌人增兵几个师的情况下 , 塔山方向阻击战的压力的确太大 。 一向持重谨慎的林彪 , 此时一改常规 , 派苏静前往4纵 , 也是符合他的指挥常理和特点的 。
当然 , 派苏静前去肯定也不只是当一当参谋或者出个主意那么简单 。 至少有这么几个考虑:首先 , 苏静了解林、罗的总体战略意图 , 更能准确地向4纵传达他们的意志和决心 , 这能确保4纵始终能够正确领会和贯彻上级的作战意图 , 始终把握作战的正确方向;其二 , 林、罗不仅可以从程子华、吴克华这条渠道上了解战况 , 还可以通过苏静这个“自己人” , 实时了解战场最真实的情况 , 为林、罗从全局上能够实时掌握和研判战场最新情况和指挥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 比如战场实时进展情况 , 部队伤亡情况 , 总预备队是否投入使用 , 等等;其三 , 针对前一段有的纵队司令 , 在锦州外围作战时丢掉阵地不上报情况现象的发生 , 有了苏静在一线“盯着” , “监军”和“督战”的作用也是题中之义 , 这也可使吴、莫“不敢有半分懈怠和差池” 。
总的看 , 角度不同 , 看法不同 。 林彪、罗荣桓的做法确有违背常规常理 , 但因为塔山阻击战干系太过重大 , 他们必须考虑周全 , 以确保万无一失 。 吴克华、莫文骅内心有意见 , 对来了个“监军”有些“反感” ,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 可以说都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之举 。 最终 , 形成了上下一心的坚定意志与合力 , 出色地完成了塔山阻击战这场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
推荐阅读
- 历史轻言说1|刘邦在本质上保护自尊,项羽从表面上爱惜尊严
- 历史轻言说1|重塑天皇权威——浅析明治维新时期提高天皇权威的措施
- 小天说历史|是因为郭嘉早死啦?其实不怪郭嘉,曹操没能统一天下
- 明志谈生活|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当皇帝的帝王?
- 五彩斑斓|为啥这个朝代的皇帝总是短命?
- 慢慢长大吖|死后却被争相祭拜,出生地到处都是典故,历史上真正的红颜祸水
- 小天说历史|他能否成为五虎上将,会取代哪一个人?,说三国:张辽若到蜀汉
- 千王里|中国历史上没有败绩的武将你知道几个?其中这三位实在是太可惜了
- 时尚小咖少|历史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慈禧临死前如果不毒死光绪
- 蓶美|历史将会变成什么样?这4件事会发生,假如项羽打败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