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事快报|修白《天年》见证“死亡的痛苦过程”,在养老院陪侍父亲三年( 二 )
书的最后一章作家写到了自己的父亲 。 老人家90岁因丧失活动能力住进养老院 , 修白三年精心伺候 , 常和医生一起选择治疗方法 , 她先生也一起参加 , 却见证了一个事实:老人入住养老院初期 , 渴望逃离 , 当逃离无望时 , 一再表达对死亡的渴求 。 于是她向一位医学教授求助 , 怎样通过医学介入缩短痛苦的过程 。 可是教授喋喋不休跟她说的全是一些"伦理正确"的话 , "你应该把他送到大医院 , 送到重症监护室 , 如果你们家庭条件好的话 , 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他 。 不这么做 , 就是不孝 , 就是跟整个社会习俗对抗 。 "她原认为 , 医学发展到今天 , 一定有能力减轻人类死亡之前的痛苦 , 但生者与死者却在伪孝道的挟持下痛不欲生 。 她想知道 , 如果我们无法选择生死 , 那我们是否能选择有尊严地离去 。
文本的真实将生命终点的沉痛与孤独展露无遗 。 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苏州大学副教授李一来说 , 《天年》几乎真实得让人有些不忍卒读 , 它仿佛开启了一道黑暗闸门 , 让我们看到人们年老后有可能生活在一种怎样的境况里 , 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老年状况可能是什么样子 。 当然 , 作品中也不全是痛苦和孤独 。 书中阿梅、小田身上代表了人性的光明和社会的善良 , 这种光亮也因真实而更有力量 。 李一认为 , 修白在养老院的观察以悲情的笔触挑战我们对人的理解 , 描述、感慨、提问又哭泣 , 在具体的道德、恩怨之中 , 驻足人、人性、人道 , 从生命之痛处 , 再次撑起启蒙之光 , 是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传统的延续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看来 , 家庭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于是它和人性这样一种永恒的东西之间 , 始终存在着张力和冲突 。 《天年》触碰到了这一点 , 它以养老院为切入口 , 涉及医疗养老制度、性别结构、老人的精神和肉体需求、死亡观念等诸多问题 , 这些问题带来情感冲击、义利之辩、观念变化 , 这些转变和冲击可能就是时代变革前的征兆 。
《钟山》副主编何同彬对修白的创作关注已久 , 在他看来 , 这本书带有修白强烈的个人化印记 , 她以女性作家的敏感和敏锐 , 揭示生命由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中 , 生理的变化如何导引出伦理的畸变 , 如何诱发人的欲望、利益的纠葛 。 这是修白特别擅长和专注的写作视角 。 这里有她对衰老和生命消逝过程中的丑陋、痛苦的深切凝视和真挚同情;也有对死亡及死者的自由和尊严等衍生问题的深刻探讨 。
《天年》是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优秀成果 。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汪兴国说 , 定点深入生活 , 重在聚焦现实 。 当代中国发展迅速 , 但问题和矛盾同样凸显 。 在光鲜和亮丽的生活背后 , 还有不少我们不易察觉的隐秘现实 。 在重大题材和主旋律创作之外 , 还有事关民生的人间苦乐值得关注和书写 。 《天年》所关注的养老院 , 就是其中的一角 , "家庭酸甜苦辣 , 百姓欢乐忧伤" , 在修白的笔下得到了生动而感人的表现 。 生活是写作的原材料 , 借由文学 , 我们思考并追求生活和生命的高质量 。
【江苏城事快报|修白《天年》见证“死亡的痛苦过程”,在养老院陪侍父亲三年】(编辑张宇)
推荐阅读
- 科技生活快报|读者对这一说法感到愤怒,芬兰报纸称普希金是死于肺结核
- 科技快报网|谈古论今趣说中国史,华为阅读·DIGIX读书会对话张宏杰
- 晓雨历史观LS|专家却一口咬定是真品,卖出2.2亿高价,江苏小镇花50万造的赝品
- 黟县快报|杯子洁净如新!,清洁杯子底部不方便?教你2个小妙招
- 葛三叔|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此,还是霸王的故乡!,江苏省的一个区
- 江苏书协|一气呵成的巅峰草书,祝枝山晚年杰作
- 江苏新闻广播|一票难求!最新节目单曝光……
- 梅庵|司马相如“凤求凰”
- 历史控|专家:已有2000年,估价上亿,江苏小孩河里游泳发现“金巧克力”
- 东晋|江苏发掘一父女合葬墓,出土900多粒“神秘药丸”,化验结果令人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