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文|我也扛电视摄像机,30多年前


苏东文|我也扛电视摄像机,30多年前
文章图片
那是1986年到1988年的三年 , 我在湖南衡阳市的某铁路第二工程公司工会做负责宣传和文体工作的干事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我扛起了电视摄像机 , 成为了铁路上最初一批使用电视摄像机开展宣传工作的人 。
事情得从1985年年底说起 。 当时 , 衡阳至广州的衡广铁路复线工程建设拉开了“三年决战”的序幕 。 我所在的公司承担了其中韶关火车站扩建和银盏坳至军田区间线路两项工程 。 为打好“三年决战” , 我公司机关搬迁到了韶关火车站扩建工地 , 靠前指挥施工 。
1986年元旦后 , 我公司数千职工和民工陆续开进了各个施工点 , 迅速形成了决战态势 。 考虑到工程施工的需要 , 在路局的安排下 , 我公司从日本进口了10多台自卸货车和几台挖掘装卸车辆 , 加强机械化施工的力量 。 也就是在这批进口货车中 , 随车赠送了一台当时被称为大二分之一的日产电视摄像机 , 具体品牌、机型 , 我现在记不清了 。
单位领导经过研究 , 决定把电视摄像机交给公司工会用于宣传工作 。 于是 , 作为工会负责宣传和文体的干事 , 再加上年轻又是男性的我 , 责无旁贷地就承担了摄像机的管理和拍摄任务 。 那时 , 工程施工紧张 , 我没时间也没机会去参加电视摄像培训 , 只能根据随机的使用说明书 , 边看边学电视摄像 。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 , 竟然也基本掌握了拍摄技能 。
那个时候 , 摄像机还是稀外物品 , 除了电影厂、电视台有 , 党政部门和企业极少拥有 , 家庭基本是空白 。 据说 , 当时 , 整个铁路局就只有2台电视摄像机 。 一台是在局工程总公司工会 , 日产大四分之三的机子 , 属于广播级摄像机 , 也就是当年电视台使用的电视摄像机 。 另一台就是我公司的这个电视摄像机 。 我们这个机子比电视台的机子小了许多 , 磁带也小了一半 , 属于家用级摄像机 。 但比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掌中宝类数码机子要大十倍左右 , 也需要扛在肩上拍摄 。 估计 , 在那个年代 , 全路可能也就仅有几台摄像机 。 因为 , 我局是改革开放的前沿 , 全局就这2台电视摄像机 , 连局机关都没有 , 其它铁路局应该不会有许多台 。
苏东文|我也扛电视摄像机,30多年前
文章图片
具体的依据是 , 1986年6月 , 设在韶关的铁道部衡广复线建设指挥部召开工作会议 , 请的是我们局工程总公司工会负责电视摄像的黄主任去拍摄会议资料 , 因而可以证明 , 铁道部、铁路局机关当时是没有电视摄像机的 。 如果有 , 轮不到路局下属的工程总公司派人去拍摄会议电视资料 。 当时 , 黄主任的电视摄像机电池部分和机身是分开连接的 , 他一个人操作不便 。 因我会电视摄像 , 就临时叫在韶关火车站工地上的我赶去部指挥部协助拍摄 , 由我给他背电池包 。 记得那天 , 部指挥部专门派了一辆小轿车到工地上把我接了过去 。 黄主任给我交代了有关事项 , 我俩就进入会议室拍摄会议的电视资料 。
在两个月后 , 铁路局在韶关召开衡广复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 局复线指挥部直接就请我去拍摄了会议的资料 。 那时 , 各省、市已都有电视台 , 但企业还不太兴会议电视新闻 , 没有请地方电视台采访人员进行报道 。 至于铁道部、各铁路局的电视台 , 那是多年以后才设立的 。
自从公司有了电视摄像机以后 , 单位一些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项目和活动等 , 都安排我拍摄电视资料 。 平时 , 根据我的工作职责 , 我除在办公室处理日常公务外 , 一有空闲时间 , 我也走上工地 , 扛着摄像机 , 拿着采访本 , 拍摄工地职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动人场面 , 记录他们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
苏东文|我也扛电视摄像机,30多年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