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我国最后的缠足妇女,靠小脚成豪门太太,年逾百岁至今很少洗脚

引言
"我翻开历史一查 , 这历史没有年代 ,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 我横竖睡不着 , 仔细看了半夜 ,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提到《狂人日记》 , 这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 , 深刻地揭示出了封建对人民的荼毒 。 然而 , 当封建走向覆灭 , 礼教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
01
封建王朝的灭亡离今不过百年而已 , 人们对于很多旧时代的产物并不会感到陌生 , 这其中礼教思想可谓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 毕竟在现代人眼中显得神秘而又不可思议 。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 直到今天还有人拿这一套来炒作 , 如一度受到热议的"女德班" 。 不得不说 , 封建礼教流毒无穷 , 害人不浅 。
礼教|我国最后的缠足妇女,靠小脚成豪门太太,年逾百岁至今很少洗脚
文章图片

▲周敦颐塑像
一般认为 , 礼教是从宋朝开始盛行 , 其代表有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大儒 , 而真正全面施行礼教是在明清时候 。 但实际上 , 礼教并非是靠几个大儒就倒腾出来的产物 , 自"礼"诞生的那一天 , 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 现今可考证的"礼"最早诞生于周 , 即为世人所熟知的"周礼" 。 商代时社会形态还十分原始 , 很多部族包括殷商都有食人的习惯(《封神演义》中姬发长子被做成肉饼并非瞎编) , 为了规范人们的习俗 , "周礼"应运而生 。 由此可见其诞生是有积极意义的 , 在最初也确实对华夏文明做出了积极的引导 。
礼教|我国最后的缠足妇女,靠小脚成豪门太太,年逾百岁至今很少洗脚
文章图片

▲孔子画像
然而 ,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情况发生了变化 。 孔子常感叹"礼乐崩坏" , 而事实上"周礼"本身就有时代局限性 , 想要依靠古礼来规范今人是不切实际的 。 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 是孔子和儒教的一大缺陷 。 关于"礼"本身存在的问题 , 还是老子看得最为透彻:"故失道而后德 , 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 , 失义而后礼 。 者 ,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可以这么理解 ,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礼" , 那么"礼教"的规范就无需提出 , 当然"礼"在老子看来只是最低的标准 。
02
在"礼教"的众多规范中 , 女子裹足算是人尽皆知最灭绝人性的一条了 。 在家境殷实的人家 , 父母会在女儿年幼时用布帛将其小脚缠起来 , 让脚部的骨头无法生长 , 脚自然也就无法长大 , 使其变成三寸金莲 。 明清以后 , 对女子"三寸金莲"的要求越发严苛起来 , 甚至成为了评判女德的重要标准 , 脚越小就证明女子的教养越好 , 越会受到媒婆和婆家的欢迎 。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才逐渐消失 。
礼教|我国最后的缠足妇女,靠小脚成豪门太太,年逾百岁至今很少洗脚
文章图片

▲"三寸金莲"照片
如今 , 中国还仅存最后一位缠足妇女在世 , 她就是刘娘 , 到如今已年逾百岁到达105岁的高龄 。 她出生时 , 清朝终结已有十载 , 但其父母依然保持着那套封建旧思想 , 认为女孩子只有拥有三寸金莲 , 才能嫁一户好人家 。 大概在刘娘三四岁时 , 父母就开始强迫她裹脚 。 一个小姑娘又怎么能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她哭着喊着不要裹脚 , 但父母的态度十分坚决--不行 。 缠脚之初 , 除了要忍受钻心之痛外 , 母亲还强迫刘娘下地走路 , 那种疼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
礼教|我国最后的缠足妇女,靠小脚成豪门太太,年逾百岁至今很少洗脚
文章图片

▲清代缠足妇女旧照
最终 , 裹脚成功了 , 刘娘的脚停留在了三寸金莲的大小 。 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还不到30 , 所以无论男女都是早早结婚生子 , 这个习俗也延续到了近代(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延续到了今天) , 所以刘娘还没到豆蔻年华时上门提亲的人家就络绎不绝 。 最终 , 父母为刘娘选了一个好人家--黄家 , 是当地十分有名的"豪门" 。 刘娘出嫁那年也只有13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