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武挥鞭(6)一错再错》
董卓用刘协换掉了刘辩 , 但不能据此认定 , 少帝刘辩一定是一个“懦弱愚昧”的人 , 刘协一定“聪明好学”胜过刘辩 。 仅仅用“屠沽小辈”来否定大将军何进、何太后和刘辩的智能结构 , 是缺乏说服力的 。 刘邦的功臣樊哙也是一个屠沽小辈 , 而且据说是“屠狗的” , 樊哙却证明自己是一个善于应对鸿门宴的政治高手 。 一个人的智能结构与遗传有关 , 一个人贵贱和贫富与其智商的形成不是因果关系 。 刘邦起事前既不贵也不富 , 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当上了西汉开国皇帝 , 刘邦当然不是低智商的 。 把贫贱与低智商画上等号 , 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 , 这种思维模型 , 坊间有 , 官场也有 。刘辩和刘协在北邙山附近见到了董卓 , 从常理上来判断 , 刘辩和刘协的反应至少是差不多的 , 但是《三国演义》认定 , 刘协对答如流 , 刘辩作为少帝反而张口结舌表现失态 , 《三国演义》的描述明显地有悖常理 。 当时少帝刘辩十四岁 , 陈留王刘协九岁 , 十四岁 , 初中三年级的年龄 , 九岁 , 小学四年级的年龄 , 一个初中生和一个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并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 少帝刘辩有可能用语不当 , 也有可能“不言” , 但绝不是“战栗不能言” 。 不妨假设 , 少帝不言 , 是在向董卓翻白眼珠子 。 关于少帝“战栗”的描述 , 缺少依据 。 少帝的“战栗” , 旁人是如何察觉的?据《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 “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 , 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邙 , 还宮” , 从上述描写来看 , 在北邙山刘辩刘协与董卓之间并未发生任何对话 。 不久 , 董卓“废帝为弘农王 , 寻又杀王及何太后 , 立灵帝少子陈留王 , 是为献帝” 。刘辩和刘协的父系家族重合 , 刘辩和刘协的血统差异主要表现在母系家族上 。 何真 , 刘辩的外公;何太后(灵思皇后) , 刘辩的母亲;何进 , 刘辩的舅舅;舞阳君 , 刘辩的外婆 , 何进因其同父异母的妹妹入宫而入仕 。 何进的妹妹受到灵帝的宠爱 , 这并不表明何进的妹妹有什么了不起 , 何进靠着裙带关系获取了官位 , 何进先后得到郎中、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等官位 , 这同样不表示何进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 何进的妹妹成为何太后 , 何进本人成为大将军 , 这才是让人觉得何氏家族了不起!何进兄妹的表现 , 已经证明何氏家族智力水平在一般人之上 。 何进的孙子何晏 , 还是魏晋思想家 , 因此 , 将刘辩的母系血统评为优等当不为过 。 献帝刘协的母亲王美人 , 在宫廷斗争中败于何皇后 。 王美人的祖父是中郎将 , 王美人父亲的情况不明 , 王美人不仅长得漂亮 , 而且还有才艺 , 唯一的不足是不谙宫廷政治斗争艺术 , 其母系血统可能略逊于刘辩 。 董卓废辩立协 , 其最大的可能是 , 董卓误以为九岁的献帝较之十四岁的少帝更适合当皇帝 , 整个废立事件缘于董卓的误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