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我自己当过三年工人,当时觉得很苦
9月6日 , 观察者网刊登了一条新闻《将员工证甩飞在地让人捡 , 公司这声明你觉得可以吗?》 , 看到社区里朋友们讨论最热的焦点是“工厂招工难 , 年轻人很难留住” , 比如下面两位读者的留言:guan_15838449131578:我就是在乡下开小工厂的土老板 , 你知道现在招人留人有多难吗 , 大厂走几个工人影响不会很大 , 小厂一个萝卜一个坑 , 走一两个人那就是少条线的产量 , 平时员工请假多了我都得下车间 , 不发工资?员工走了损失你补得回来吗?我周围小厂很多 , 虽然不可能把所有员工都当成自己人那样 , 但是像这这么不把人当人的 , 我听都没听过 。深红学者:认识一个朋友 , 他爸爸也开了个小厂 , 给汽车电子行业零部件做代工的 。 据他讲 , 现在开厂最难的还是员工管理 , 现在很难干体力活、干流水线的人 , 21世纪初那一批肯吃苦 , 耐得住寂寞的工人现在老了 , 也干不动了 , 而新招的年轻人受不了这份枯燥的工作 , 往往干了没几天就跑路 。也有读者表示 , 很多人宁可选择外卖员也不愿意到工厂上班:大叔:我上午和一个快递小哥聊了聊 , 我认识他爸 , 他爸开了个洗车铺 , 他觉得太累 , 不愿去 , 进过几次厂 。 都做了很短时间就跑掉了 , 觉得太拘束、流水线工作没意思 。 现在跑外卖倒跑了快一年了 , 他专跑星巴克 , 有时活好的时候一上午就跑了40单(一单8快钱) 。 不过平时没那么多 , 但平均下来一个月收入在6000到8000浮动 , 他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 , 没有上下班固定时间的压力 , 没有人在后面盯着他工作完成的咋么样 。 收入比起厂里也不差 。所以厂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差了 。是工厂待遇差留不住人 , 还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愿意吃苦了?此前观察者网曾有文章讨论《满大街的外卖小哥 , 上百万的劳动力是不是太浪费?》 , 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辛苦的工作 , 还能撑起大国建设吗?来听听张维为老师怎么说:张维为: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很看重吃苦精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青年毛泽东、青年邓小平都吃过很多苦 。 吃过苦的人 , 有一种厚重感 , 有一种对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了解 , 具有巨大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 比较靠得住 。 这是最朴素的描述 。如果要承担国家建设大任的话 , 这个“课”是一定要补的 。 所以我蛮赞成现在的村官到最基层去 , “上边千条线 , 下边一根针” , 最后都要到基层全部解决的 。在基层锻炼过和没有锻炼过;当过区委书记和没有当过区委书记或者更基层的乡长、县长 , 这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当过三年工人 , 当时觉得很苦 , 特别是上夜班 , 觉得好受不了 。但是苦中有乐 , 特别是回忆的时候 , 觉得那一段经历是很宝贵的 。 真的是有一种百姓的情怀 , 理解中国这个社会 , 不会像很多知识分子那样飘飘然 。人吃点苦 , 这绝对是好事情 。 如果你要做大事的话 , 先吃苦 , 有意识的去锻炼 。我们讲的吃苦 , 其实很大程度上涉及到“锻炼意志” , 就是人家坚持不下去 , 你还能坚持下去 。这些素质实际上贯穿于任何工作 , 做网络也好 , 做电视也好 , 都会有帮助的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如果想要做大事的话 , 要有意识地吃点苦 , 人家顶不住你还能顶住 , 这就不一样了 。本文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
- 张维为:十问美国
- 贾冀豫~一碗拉面15元相当过去一个月伙食费
- 总李谈车|63岁董事长娶38岁妻子,妻子当过车模,8年前曾挤公交
- 张维为:十问美国
- 哪个中年企业家,没当过一次“懂王
- 张维迎称中国模式论导致不友好的国际环境
- 贾冀豫_张维迎是潘石屹的红娘
- 一天怎么就这样过去了?
- “中国模式论”后果--张维迎
- 国有部门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张维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