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是白种人,是外国人士,无法考科举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 所以叫做科举 。 具有分科考试 , 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 , 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 , 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 经历了1300年 。这为诗人就是与李白 。说法一:李白生平里 , 有件事非常可疑 。 李白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 ,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李白自己说我是天才 , 天才哪有参加考试的?果真如此么?唐代的一个读书人不去参加科举考试 , 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 唐代人要出人头地 , 通常有两条途径:你本来就是王公贵族的后人 , 可以享受政府特殊照顾 。 万一你不是这个出身 , 又想上进 , 正规的渠道就是考进士 。唐代的进士文化 , 对诗人的人格影响太大 。 像王维那样一考就中的 , 诗肯定雍容华贵 。 诗写得苦大仇深 , 要么是没考上 , 要么起码八年抗战才考上的 。 杜甫的诗为什么苦大仇深?考了两次都没考上 。说法二:即使想通过达官贵人推荐的办法进入仕途 , 李白不清不楚的身世 , 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 在“北门厄事件”中 , 陆调是李白的救命恩人 。 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2年) , 李白写作《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时 , 陆调官任江阳县令 , 就在张镐手下做官 , 但他既没有留李白在县衙做官 , 也没有向张镐或朝廷推荐李白 。原因很简单 , 陆调最了解李白的复杂身世 , 年轻时他可以凭义气救李白于危难 , 但随着年龄渐长和饱经世故 , 他对李白的态度可能会表面热情、内心冷淡了 。说法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最初推荐李白的 , 不是什么达官贵人 , 却是和官场有一定联系的道士吴筠 。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 在吴筠的极力推荐下 , 朝廷下诏把李白征到首都长安 , 此时李白已经42岁 。 王元明分析说:吴筠敢于第一个推荐李白 , 当然和李白才干超群有关 。 但更现实的因素 , 是因为吴筠作为出家人 , 即使推荐错了 , 他也不用担负什么责任 , “无官一身轻”的他即使是李白家世不清的前提下 , 他敢推荐李白 。李白这种“剑走偏锋”的入仕道路并不平坦 , 在唐玄宗宠信太监高力士等人的诽谤、诬蔑下 , 李白被“赐金放还” , 从此离开了官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