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北宋六十六天灭国后蜀:人心与力量,碾压形胜与天险( 三 )


公元965年2月19日,成都北郊升仙桥外,后蜀国主孟昶白衣衔玉、手牵白羊,向宋军北路主帅王全斌献国投降。
 碾压|北宋六十六天灭国后蜀:人心与力量,碾压形胜与天险
文章图片


推动历史前进的,是力量和人心。而力量和人心,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回事。
把人心理解成得道多助,人心就是四海归一而帝国盛世。把人心理解成贪婪欲望,人心就是屠戮四方而震慑万邦。
宋灭后蜀之战,就是一种人心和力量的结合。以人心为棋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产生了最激烈的力量。
周世宗柴荣精练禁军,中原王朝拥有了当时最强的职业军人,关键是打破了皇帝与节度使之间的猜疑之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原王朝瓦解了五代十国的乱世逻辑,关键是补上漏洞后遏制了内部的逐鹿野心。而“悉以钱帛分给战士”,则是赤裸裸的利益刺激,激发了大宋将士的满满争心。
百战余生的五代悍卒,举国精选的制度设计,后蜀一国的钱帛诱惑。这就是宋军能够高效率攻灭后蜀的原因所在。
固国虽不能以山溪之险,而威天下必以兵革之利。但兵革之利的底层,则是人心。所以,北宋六十六天灭后蜀,表面上是兵革之利的力量碾压,实际上也是制度激励的人心设计。
宋军如此,而后蜀呢?
后蜀的力量防线是蜀道雄关,后蜀的心理防线也是蜀道雄关。这就是蜀地无大战的原因所在。但凡突破蜀道雄关,后蜀政权就只是投降一种选择。“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后蜀不是无男儿,而是固国以山川之险,男儿难有进取之欲望。
比之后蜀,中原王朝是不幸的。中原与草原之间万里疆界,难堪形胜、难见天险,所以始终面临来自草原的威胁。但比之后蜀,中原王朝也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没有形胜、没有天险,所以始终忧患满满,始终不忘进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