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装修为啥“推到重来”?

6000万装修为啥“推到重来”?我国实行的是烟草专卖制度 , 烟草公司与烟草专卖局是“一回事” 。 如此 , 借着专卖制度做烟草生意 , 自然是金钱滚滚 。 尽管如今全世界都在公开禁烟 , 国内公开场合也是严禁吸烟 , 但是 , 我国烟草公司的高利润依然惊人 。比如说 , 在2018年烟草公司上缴国家的利税就高达上万亿 。 能挣钱 , 那烟草系统的福利待遇自然就非常优厚了 。 就说 , 广烟公司要申请建造新办公楼 , 上级批准 , 资金到位 , 高标准与高规格 , 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 , 此次2012年竣工 , 2018年年底搬入的广烟新办公楼珠江城大厦却意外爆红了 。 曾经网络舆论的曝光 , 没有效果 , 然而 , 当中纪委巡视组提出时 , 这超豪华的广烟办公楼就成了热点 。“位于羊城之巅 , 俯瞰无敌江景、遥望日出日落” , 如空中别墅样的新办公楼花费了30多亿 。 当然了 , 对广烟来说 , 钱不是问题 , 曝光也不是问题 , 就怕的是“上级领导”指出问题 , 这就后果非常严重了 。只是 , 无论如何 , 再豪华 , 再高标准 , 再是国际超甲级写字楼 , 这总是“虚账”的国有资产 , 起码还有具体实物在此 。 但是 , 这新闻中有关6000万装修费被推到重来的消息 , 让我很是震惊 。 6000万人民币 , 仅仅因为新领导不满意 , 就重新设计、采购、装修、购置、安装等 。 也就是说 , 这6000万人民币 , 如此赤裸裸的打了水漂?新办公楼建设好后 , 在2012年因为国家政策推迟了5年 , 这5年新办公楼处于闲置状态 。 2017年准备使用了 , 可新领导不认可原先的装修 , 如此就推到重来 。 6000万的装修就如此被放弃 , 重新花费了4400万搞装修 , 只是为了让新领导满意 。想起 , 我国还有6亿人 , 月收入只有1000元 , 不由得让人心情复杂 。 广烟是国企 , 国企本就是凭借着垄断和政策优势 , 在国内市场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 其高利润中包含有“垄断”的因素在内 , 而且基本都处于基础性的行业和各行业的上游领域 。 若是高利润都能以税费和红利的形式上缴国库 , 到也合理合情 , 但要是如广烟这样的公然浪费 , 就让人愤怒了 。对搬迁如豪华办公楼 , 广烟的领导说的是“不浪费国有资产” 。 很显然 , 这广烟的领导都清楚 , 这些都是国有资产 , 但是 , 不知为啥 , 这6000万装修被推到重来 , 又花费4400万 , 合起来1个多亿的人民币 , 难度就不知道这样浪费国有资产是犯罪吗?从投资16亿 , 建设综合办公楼 , 到最终花费32亿 , 建成国际超甲级写字楼 , 这作为国企的广烟竟如此的随意?随意的是更改规划 , 随意的是资金轻松到位 , 随意的是这样的投资决策 , 犹如儿戏 。 其实 , 国企本来就是所谓的 , “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干事 , 低效和高浪费”的典型写照 。前几天 , 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 , 说的是国企在海外投资亏损的案例 。 看着这些走出海外的国企 , 因为种种原因 , 要么亏损 , 要么被索赔 , 要么“水土不服” , 其亏损额从数亿 , 到几十亿 。 也幸好 , 这是国企 , 要是私企的话 , 估计老板不跳楼也死的差不多了 。2017年一篇文章 , 题目就是“五大中国企业国外投资失败案例” , 其中说到的是 , 32亿美元买了5大教训 。 包括上汽、中航油、平安、中投和中机新能源五大公司 , 话虽然说的轻巧 , 可是这32亿美元 , 不就都打了水漂吗?五个教训 , 用财政部的说法 , 是前期调查不够 。 问题是 , 教训或者说学费 , 谁来吸取?啥时候是个够?反正 , 国企嘛 , 就如这广烟新办公楼 , 无论是高规格高标准 , 无论多豪华 , 甚至因为领导不满意装修 , 就将6000万的装修推到重来 , 如此严重的浪费 , 要不是中纪委巡视组 , 能有制约嘛?会有限制吗?至少 , 可以肯定的是 , 此时所有的制度纪律规定之类的 , 都成了虚设 , 都成了形式主义 , 压根对国企高管的权力没有形成制约?就说这广烟吧 , 新办公楼搬迁后 , 有20多间会议室办公室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 要知道这可是国际超甲级写字楼 , 这也是明显的浪费 , 但浪费就浪费 , 谁会在乎呢?至于 , 新办公楼的高管们的办公室 , 更是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装修 , 局长或者说总经理的办公室 , 甚至有数万的花洒 , 3000元的挂钩 。在没有证据前 , 不敢说这起30多亿的豪华办公楼是否有贪污受贿之类的问题 , 可是这6000多万的装修被推到重来 , 却是已经被证实了的 。 6000多万 , 也就领导一句话 , 可以合理推断 , 此类的浪费估计不会少 。 或许 , 对广烟来说 , 在企业运营中 , 类似的领导不受制约的浪费行为也有吧 。总之 , 国企本就是用国资给国家办事 , 领导只获得工资的特殊企业 。 在这样的企业中 , 若没有公开透明的话 , 若不对领导进行制约的话 , 诸如此类的6000万打水漂的案例 , 是无法杜绝的 。 6000万 , 想想6亿月收入不到1000元的人 , 真的令人心痛 。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闲言毛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