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存”服务时间“换”自己养老时间 青岛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时间银行”

文/图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笑笑 实习生 林祎晨
这是一种互助养老新模式:西海岸新区77岁老人尚桂芳拨打电话预约“陪伴聊天”的服务需求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后台为志愿者派单,63岁的志愿者罗瑞涛恰巧有空,立刻点击“接单”,赶到尚桂芳老人家中陪伴其聊天,并顺手帮她收拾一下卫生 。而他这次累积的志愿服务时间,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时间币,将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兑换相应的服务 。
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这种养老新模式即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9月4日,采访人员从市民政局获悉,青岛市时间银行的平台体系正在完善中 。根据《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先行试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实现全市通存通兑 。重点服务对象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项目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 。
志愿者罗瑞涛
退休后成为一名“时间客”
63岁的罗瑞涛长得高高瘦瘦,文质彬彬,说起话来慢条斯理 。退休前,他曾是西海岸新区一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在志愿者队伍里,人人都尊称他为罗老师 。
罗瑞涛的老伴已经病故,一双儿女分别是80后和90后,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广州,正值为工作生活打拼的年纪,用罗瑞涛的话说,“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自己看着心疼,却也帮不上忙,更指望不上他们什么” 。退休后,在家闲着无聊,在朋友的带动下,他成了灵山卫街道塔山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
解困|“存”服务时间“换”自己养老时间 青岛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时间银行”
文章图片

罗瑞涛在老人家中收拾卫生 。
在罗瑞涛看来,跟高龄老人相比,自己还算是“年轻人”,身体还很结实,出来做做志愿服务,既能丰富退休生活,也能实现老有所为 。而且当自己能给年纪更大的老人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时,心里也非常愉悦充实 。当然,他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弥补父母在世时,自己因为忙于工作未在他们身边尽孝道的亏欠 。
当上志愿者后,他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陪伴聊天、上门送餐、家务料理,有时候还会陪老年人参加养老机构组织的活动……只要他能做得了的,他都干得尽心尽力,因此在老人圈里也是收获一众好评 。
不过,与普通的志愿者有些许不同,一个更贴切的名字来形容罗瑞涛这个志愿者群体,应该是“时间客” 。他们是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 。
当然,在决定要做志愿者的时候,罗瑞涛并没想到自己的志愿服务将来会得到回馈 。只是听朋友说部分养老院推出了服务换时间的活动,但他更没想到,很快自己就尝到了与之类似的养老新模式的甜头 。
解困|“存”服务时间“换”自己养老时间 青岛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时间银行”
文章图片

罗瑞涛在老人家中收拾卫生 。
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始探索“时间银行”这一养老模式,并在灵山卫街道塔山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首个“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设置线上平台,老年人下单预约多种家政上门服务,而养老服务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平台接单,每提供一种服务,形成一定数量的“时间币” 。罗瑞涛所在的塔山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兑换标准,每志愿服务1分钟,即可兑换1个时间币,存储满1000个时间币后即可进行兑换 。上门陪伴聊天30分钟、家务料理60分钟、文娱活动60分钟……罗瑞涛一直坚持志愿服务,一年多累积的时间币早已过千 。
不过,罗瑞涛还没兑换过时间银行里的时间币,他希望用到刀刃上 。比如有一天自己老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打个电话叫个志愿者,就能帮自己取个药送到家里 。
受助者尚桂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