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本文插图

文/栖梧
图/Uta Barth
中元节的祭祖习俗古已有之 , 原是民间的祭祖节 , 后来却被叫作了“鬼节” , 这约摸是来源于道教里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
传说中元之日 , 地宫打开地狱之门 , 众鬼都要离开冥界 , 接受考校 , 该探亲的探亲 , 该讨债的讨债 , 没主的就游荡人间 , 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 。
于是这才被称作了“鬼节” 。 这天晚上群鬼会行走于各个地方 , 所以人们也会在大街小巷、十字路口、或者田径荒地里给死去的人烧纸钱 。
夜深了 , 天黑了 , 现在我们也来说说这个“鬼” , 它在文化中代表着什么 , 在心理学中又代表着什么 。
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本文插图

鬼 , 归也
《说文解字》里写:“鬼 , 人所归为鬼 。 ”也就是说“人回到原来的地方” 。
在周代人观念中的鬼 , 皆指人的祖先——所以“鬼节” , 也就是祖先的灵魂回来看望后人 。
《韩诗外传》里写:“鬼者 , 归也 。 其精气归于天 , 肉归于地 , 血归于水 , 脉归于泽 , 声归于雷 , 动作归于风 , 眼归于日月 , 骨归于木 , 筋归于山 , 齿归于石 , 油膏归于露 , 毛发归于草 , 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 。 ”
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本文插图

总而言之 , 需要有个“归处” 。 精神分析师申荷永也曾说:“鬼者 , 归也;不能归者 , 回不了家的 , 便做鬼 。 于是 , 心理治疗 , 也要给鬼一个归处 。 ”
中国文化里总讲人死之后要“魂归故里”、尸体要“落叶归根” , 有了这个“归处” , 事情才得以圆满结束、得以安放 。
而鬼 , 也许只是人内心的一种意象 , 我们借助它的回归 , 来完成我们脑海中的某种圆满和了结 。
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本文插图

鬼 , 愧也
祖先的鬼魂 , 实际上也约束和规范着后人的行为 。 比如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情节:
把犯了错的不肖子孙推搡到祖宗牌位前 , 大声质问“你对得起你的列祖列宗吗?”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从心、鬼声的“愧” 。 愧 , 心里有鬼 。 这就不仅是祖先的规矩 , 也是自我意识深处的规矩 , 甚或集体无意识的规矩 。
就像“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做亏心事 , 不怕鬼敲门”之类的俗语中说的那样 , 人类在进化中可能发展出了一种对鬼神敬畏和信仰的本能 。 这些来自神灵的监视 , 尽管也许并不真实 , 但却能无形中规范人的道德 , 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 进而使得内心更有“愧”的人可以更好地在集体中存活 。
鬼节|中元节说鬼:鬼的心理学
本文插图

心理学研究中的鬼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一直对灵魂、来世这些超自然现象格外感兴趣 。 他和同事曾经以4~12岁的小孩为对象进行了这么一个实验 。
首先 , 实验人员给小孩子们演一出木偶戏:一只迷路的小老鼠 , 又饿又困 , 被一条鳄鱼发现 , 残忍地吃掉了 。
然后 , 他们会问小孩几个问题 。
一些是关于这只已经死掉的老鼠的生理状况:
它还会需要进食吗?
它的大脑还在工作吗?
一些是关于老鼠的认知功能:
它还会感到饥饿吗?
它还能听到鸟儿歌唱吗?
一些则属于情感和思维范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