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D尤克斯设计学院|米兰理工 产品设计申请分享,申请经验谈|做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师

_本文原题为:申请经验谈|做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师米兰理工产品设计申请分享
UXD尤克斯设计学院|米兰理工 产品设计申请分享,申请经验谈|做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师
文章图片
UXD尤克斯设计学院|米兰理工 产品设计申请分享,申请经验谈|做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师
文章图片
-王杰-IELTS:6
本科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工业设计
录取院校米兰理工大学
IntergratedProductDesign
拉夫堡大学
MA/MScIndustrialDesign
新南威尔士大学(半奖)
MasterofDesign
-关于自我其实我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在专业的选择上:服务设计VS产品设计 。
在慢慢摸索两种不同类型的项目的时候 , 我发现服务设计更多偏向全局性 , 相较于死扣细节的设计行业大趋势来说 , 它要求设计师在整个大局观的把控会更多一些 。 例如把项目中TouchPoint单独拎出来 , 通过点对点设计出一个功能性的servicepoint , 可能是服务设计产物、动线、平台、APP , 抑或是某一特定产品来解决TouchPoint的痛/痒点 。 另外 , 服务设计对设计师理顺各条线(后台 , 资金 , 用户 , 服务等)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 使得后面与公司/集体的接洽提供可能 。
而产品设计更多是对整个产品的把控 , 包括美学方面、功能性、意识流等不同的导向 。 可能它单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 , 功能至上 。 也可能它没有功能 , 只是一个美学的产物 。 还有可能它只是为了表达某一些情绪和感触 , 不会像服务设计那样广而空泛 , 更多的会让人感觉切实落地 。 例如“我的目的在哪里、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样设计、设计结束之后怎么把它呈现出来、呈现出来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最后能不能回归到我这个主题” 。
于我而言 , 产品设计还能更多激发一个人的动手功能 。 在造物的过程中 , 从零到一 , 再到最终呈现 , 这整个过程会让人成就感满满 。 在对材料和人因的探究上 , 产品设计又会涉及到更多的因素 , 主要包含了人因研究、人机工程学、工业的把控、材料和色彩的把控等方面 。 从初始的简单造物 , 到后期的用产品展现设计师的精神世界 , 这些都是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 ,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产品设计师主要的作用是让产品和用户对话” 。
在独处时 , 我很喜欢接触一些新鲜玩意儿 。 或者就是做一些有关造物的事情 , 比如说我之前在学校木工坊的时候 , 可以呆一下午 , 看着我设计的小玩意儿被制作出来 , 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 。 又或者就是单纯对美的感知 , 能疯狂拍个上千张产品的照片细细琢磨 。
所以回到主题 , 相较于服务设计的全局性 , 我更加喜欢细节的提升 , 觉得迭代设计会更有趣一些 ,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产品设计 。
UXD尤克斯设计学院|米兰理工 产品设计申请分享,申请经验谈|做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师
文章图片
在设计风格上 , 相对于欧美实用主义至上和feasibility先行的原则 , 我更喜欢润物细无声的设计 , 类似无意识、情感化设计 。 比如食物的包装可能就是食物本身的特性 , 用户能直观地感受到商品是怎样的 , 这种“有温度的设计” , 细细琢磨就很有意思 。 再就是无意识设计中 , 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 , 当用户在使用产品时 , 设计师不应强加给用户某一动作规范 , 而是应该用户进行到某一步自然而然的做了相应的动作 , 实现了设计师设计这个功能的作用 。
在设计理论上 , 我觉得不用特别的去在意它 , 你需要取长补短 。 比如说你觉得日本的情感性设计在细节方面描述的更到位 , 而欧美的实用性设计在设计层面上会比日本的突破更大 , 就可以将两者结合 , 建立你自己的设计观 。
在学设计之前 , 我对设计的理解是“可以通过设计一个东西来改变我力所能及的范围 , 甚至是整个的行业环境 , 到整个世界” 。 但后来我发现设计局限性还是很大的 , 比如说你的设计提交到工厂 , 工厂可能会受到一些材料、工艺的影响 , 导致概念化的部分无法实现 。 所以设计师受到的诸多限制使得我们从一个造梦的人变成了一个补梦的人 , 但是这些局限并不应该成为妨碍我们继续做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的理由 , 毕竟少年郎还是要有梦在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