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葫芦爷爷”电笔烙绘“大千世界”
:原题为_新华网|“葫芦爷爷”电笔烙绘“大千世界”。
文章图片
用铅笔描出轮廓 , 用电烙铁画出骨架、烤出立体感……一个其貌不扬的葫芦就这样经过精心压雕和设计 , 摇身一变 , 成了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工艺品 。 家住江西省南昌市的刘振今年71岁 , 与葫芦烙画结缘已有30个年头 。 通过书籍和电视自学成才的他 , 凭借多年的经验 , 不管是拇指大小 , 还是脸盆大小的葫芦 , 在他手里都有了灵气 , 想画什么信手拈来 。 新华网 刘媛 摄
文章图片
刘振烙画的葫芦古朴典雅、返璞归真 。 小小的葫芦经过千百次的烫烙、压雕、渲染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神韵 。 十二生肖、奥运福娃、百福字……几十年下来 , 刘振的家中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烙绘葫芦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88年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刘振在景德镇游玩时被烙绘葫芦深深吸引 。 从此 , 有美术功底的刘振便开启了钻研烙绘葫芦画之路 。 图为刘振边翻看当年的照片边回忆与葫芦结缘的故事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几十年前 , 还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刘振 , 生命里并不是只有烙葫芦 。 他爱好摄影和旅游 , 喜欢全国各处跑 。 然而 , 2003年的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他脊髓损伤 , 造成腿部残疾 。 身体的创伤使他心情一度跌入低谷 , 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在家休养的刘振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烙画技艺 , 他饱览各类藏书 , 并逐渐开始尝试临摹大师级的作品 。 如今 , 烙绘葫芦逐渐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 在葫芦身上 , 刘振重新找回了光明和快乐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想要烙个好葫芦 , 首先得淘到一个好葫芦 。 ” 刘振说 , 他一般会选择颜色较浅的葫芦用来作画 , 并且还要根据图案来挑选葫芦的形状 。 图为刘振在葫芦市场挑选葫芦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最初 , 刘振烙葫芦用的工具是修收音机的烙铁 。 然而 , 10公分长的烙铁很难控制作画 , 耗时长 , 画出的图案也生硬 。 后来 , 随着技术革新 , 刘振用起了轻便、笔尖较细的电烙笔 , 烙出的葫芦也愈发精美 。 图为刘振正在使用最新的电烙笔作画 。 新华网 刘媛 摄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上一页1112下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葫芦烙画讲究线条流畅 , 如果线条断续不连贯 , 就会破坏画面的风韵 。 所以 , 刘振一般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底稿、勾勒出轮廓 , 然后再用电烙笔往葫芦上烙画 。 新华网 刘媛 摄
推荐阅读
- 新华网|揭开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神秘面纱
- 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久别,重逢!
- 新华网客户端|河北曲周:童车企业转型升级拓展海外市场
- 新华网客户端|河北石家庄:精准帮扶助力文创企业发展
- 新华网|党徽在战“疫”一线闪光——疫情防控中的党员干部群像扫描
- 新华网|在大战大考中淬炼忠诚警魂——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人民警察群像
- 新华网|走近“带货主播”李佳琦
- 新华网|各显神通的“机器伙伴”
- 新华网|也门政府军与胡塞武装交火致28人死亡
- 新华网|新华国际时评:破坏中美人文交流注定成为历史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