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乌孙人与乌孙国

乌孙人与乌孙国1、民族起源乌孙人 , 其族属向有数说﹕一、匈奴人说 。 此说强调乌孙人"不田作种树 , 随畜逐水草" , 与匈奴人同俗 , 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人保持密切的联系 , 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 。二、突厥人说 。 主此说者有俄国突厥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 。 所持理由 , 一是乌孙人与突厥人开国始祖的传说均与狼有关;二是乌孙人称国王为昆莫或昆弥 , 王族贵人的名字多以"靡"字收尾 , 以及见于记录的少数乌孙语均属于突厥语族;三是突厥阿史那氏系乌孙人的后裔;四是乌孙人分布的区域恰为后来突厥族兴起的基地 。三、东伊朗族说 。 20世纪30年代以来 , 苏联一些考古学家以A.H.伯恩什坦为代表认为乌孙人很可能属于东伊朗族 。 特别是从50年代起 , 苏联考古学界有更多的学者认为乌孙人是东伊朗族塞人(即中国史籍中的塞种人 , 亦称塞人)的一支 , 塞卡文化与乌孙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两个阶段 。 乌孙人于西汉初期至南北朝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伊塞克湖南岸至伊犁河流域一带 , 国都赤谷城位于伊塞克湖南岸 , 另说在纳林河畔 。乌孙人的种属不清楚 , 提到乌孙人种族形态学的资料很少 。 唐代颜师古对《汉书·西域传》作的一个注中提到“乌孙于西域诸戎 , 其形最异 , 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 , 本其种也” 。 按此说法 , 乌孙人应为赤发碧眼、浅色素之欧洲人种 。乌孙人西迁前居于河西地区 。 迄今为止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先秦时代人类学材料都无例外地显示出蒙古人种支系类型的特点 。 这说明乌孙人西迁之前.在河西地区居住的是蒙古人种集团 , 与史书所记乌·孙人的人类学特征矛盾 。 与甘肃相邻的新疆东部如哈密地区发现有公元前10~公元前5世纪人类骸骨 , 经研究为欧罗巴人种 。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乌孙人或许与新疆东部的古代欧罗巴人种有关 , 他们也许是从新疆进入河西的 。中外学者比较了苏联中亚地区和我国天山以北地区乌孙时代的人类学材料 , 认为形成乌孙民族的人类学类型的大人种基础是欧罗巴人种 。 人类学材料还说明 , 乌孙人有许多类型 , 乌孙人与天山地区塞人似为同一种民族集团 。 乌孙人不能简单地直接与今天哪个民族挂上钩 。2、西汉以前乌孙这个部落不是西迁伊犁河流域才建立自己的国家 , 乌孙族早在西汉以前已在河西走廊建国 。 春秋战国以前乌孙曾在现今宁夏固原一带游牧 , 其后他们才逐渐迁徙到河西地区 。 后来月氏攻击乌孙 , 乌孙族大败 , 昆莫难兜靡被杀害 。传说难兜靡被杀时 , 猎骄靡还在襁褓中 , 被遗弃荒野 。 乌鸦找肉喂养猎骄靡 , 狼又为他哺乳 。 匈奴冒顿单于感到奇怪 , 认为猎骄靡是神 , 于是决定养育他 。 难兜靡之子猎骄靡长大后“自请单于报父怨” , 并得到匈奴单于的帮助 , 赶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 , 约在西汉文帝后元三年至后元四年(前161年-前160年)举族西迁至那里复国 。3、与汉建交西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9年) , 张骞出使西域的大月氏 , 打算与大月氏人结盟夹击匈奴 , 可是无功而回 。 随后汉武帝展开反击匈奴的战争 , 在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发起马邑之战 。 在占领河南后 , 又发动河西之战 , 汉军节节胜利 , 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终于出现“而金城(兰州)、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 。 同年 , 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强大 , 能切继匈奴右臂 , 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 , “可厚赂招 , 令东居故地 , 妻以公主 , 与为昆弟 , 以制匈奴” 。 三年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向乌孙建议返回敦煌祁连间故地 , 以便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 。当时乌孙国国家分裂 。 太子蚤已逝 , 乌孙昆莫猎骄靡答应他以其子岑陬(封号 , 名叫军须靡)为太子的请求 , 引起太子弟弟大禄不满 。 大禄握有兵权 , 计划起兵杀害军须靡 。 猎骄靡为保护军须靡 , 便给他万余骑兵到别处自立 。 猎骄靡自己另掌万余骑兵自保 , 未能直接控制全国所有兵力 。 他接见张骞 , 可是没有答应张骞的与汉结盟的请求 。 猎骄靡认为“年老国分 , 不能专制” , 而且大臣不了解汉的国势 , 又畏惧匈奴 , 乌孙不可能迁回故地 。猎骄靡派数十名使节随张骞 , 使节见识到西汉国势强盛 , 促使乌孙国考虑与汉结盟 。 匈奴单于获知乌孙与汉朝建立了联系 , 企图攻打乌孙国 。 猎骄靡了解西汉当时正积极与西域各国建交 , 便请与汉朝联姻 , 结为昆弟 , 寻求支援 。 于是汉武帝在元封三年(前108年) , 以宗室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下嫁猎骄靡 。 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联姻以后 , 亦遣派一名本族女子与猎骄靡成婚 , 猎骄靡立她为左夫人 。 猎骄靡同时与汉及匈奴联姻 , 代表他只是跟汉建立外交关系 , 尚未决定与匈奴决裂 。 不久猎骄靡逝世 , 军须靡即位 , 细君公主随后在元封6年(前105年)逝世后 , 汉武帝马上把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 , 维持姻亲关系 。 军须靡死 , 弟翁归靡为昆莫 , 娶解忧公主 。 她远比细君公主活得长久 , 汉对于乌孙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4、西汉乌孙联盟西汉昭帝末年 , 乌孙受到匈奴和车师的联军攻击 , 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 。 适逢昭帝驾崩 , 汉朝廷没有派遣援兵 。 宣帝即位后 , 经解忧公主及昆莫分别遣使 , 宣帝命田广明等五将率领十五万骑兵与乌孙军夹击匈奴 。 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 , 乌孙昆莫翁归靡亲率五万骑兵自西进攻匈奴右谷蠡王庭 , 大胜 。 自此以后 , 匈奴由盛转衰 , 逐渐退出西域 , 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 昆莫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 , 与西汉结盟 。 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 , 翁归靡上书 , “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 , 得令复尚汉公主 , 结婚重亲 , 叛绝匈奴” , 宣帝答允 , 乌孙与西汉的联盟正式被确立 。 不过 , 由于匈奴自本始三年(前71年)起 , 力量日削 , 西汉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应付匈奴 , 西汉通过联姻保持与乌孙结盟的基础实已消失 。5、西汉属国匈奴日逐王与握衍朐鞮单于不和 , 降汉 , 而且亲匈奴的车师军队被西汉军队打败 , 匈奴无法继续控制西域 。 西汉取代匈奴在西域的位置 , 宣帝在神爵三年设西域都护府 , 长官都謢负责管理西域事务 , 乌孙的一举一动受到西域都护府的监视 。西汉宣帝(前60年)神爵二年 , 翁归靡死 , 元贵靡未能顺利继承昆莫之位 , 乌孙贵族拥立了拥有匈奴血统的泥靡(军须靡之子 , 《汉书》中称狂王) , 西汉朝廷不满 。 西汉与乌孙的联姻中止 。 因为西汉不需要联合乌孙共同对抗匈奴 , 所以解忧公主的任务是为汉控制乌孙 。 狂王之立既不合西汉朝廷的意思 , 又因残暴失去乌孙国国人的支持 , 解忧公主与汉使者魏如意及任昌合谋刺杀狂王 , 失败 。 西汉首次干涉乌孙内政 , 最终引发乌孙内乱 。狂王失势 , 宣帝(前53年)甘露元年 , 堂兄弟乌就屠(翁归靡与一匈奴女子之子)叛变 , 起兵杀死狂王 。 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伐乌就屠 。 西域都护郑吉遣乌孙右大将之妻冯嫽(解忧公主的侍者)劝降乌就屠 。 最后宣帝册封元贵靡为大昆弥 , 乌就屠为小昆弥 , 并赐印绶 。 乌孙国最终成为西汉的属国 。 随后汉为大小昆弥分地界与及人民 , 大昆弥六万余户 , 小昆弥四万余户 , 可是乌孙国人的心偏向小昆弥 。大昆弥元贵靡死后 , 子星靡继位 , 懦弱无能 , 让西汉能够进一步控制乌孙 。 西汉竭尽全力扶持星靡 , 先遣冯嫽率领百人前往乌孙镇抚星靡 , 又接纳都护韩宣的建议 , 赐乌孙高官大吏、大禄、大监金印紫绶 , 以辅助星靡 。 之后都护韩宣提出罢黜星靡 , 元帝没有同意 。大、小昆弥之间矛盾不断 , 《汉书·西域传》记载 , 为调解矛盾 , “汉用忧劳 , 且无宁岁” 。 西汉成帝鸿嘉末(前18或前17年) , 末振将成为小昆弥 , 当时大昆弥雌栗靡很有威信 , 末振将担心自己地位不保 , 派人刺杀雌栗靡 。 汉扶立雌栗靡的叔父伊秩靡为大昆弥 , 末振将被伊秩靡的部下所杀后 , 汉马上派兵杀死末振将太子番丘 。 末振将之弟卑爰疐率领八万人投靠康居 , 经常发兵攻打乌孙 , 企图吞并大、小昆弥的部众 。 最后被都謢孙建领兵袭杀 。6、衰亡东汉以后 , 有关乌孙的史料相当缺少 。 东汉的明帝、章帝年间 , 乌孙国仍然由大小昆弥分治 , 国势衰弱 , 《汉书·西域传》:“两昆弥皆弱” 。帕米尔高原公元五世纪以前 , 乌孙国与中原政权仍然保持联系 。 乌孙曾经向曹魏政权进贡 , “无岁不奉朝贡” 。乌孙国国势久衰 , 先后遭到鲜卑首领檀石槐于147年-约167年间及拓跋首领郁律于318年等多次重创 。 乌孙可能并未因此南迁葱岭(帕米尔高原) , 而是避居天山山中 。魏晋南北朝初年, 原小昆弥境内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悦般, 西边大昆弥所统治的地方则仍为乌孙国 。 及至北魏一统北方 , 乌孙都有向中原政权进贡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其间 , 北方逐渐统一 , 北魏国势日益强盛 。 拓跋焘希望挑战柔然 , 经营西域 。 拓跋焘曾经在太延三年(437年) , 派遣董琬、高明等出使西域 , 途经乌孙 , 受到乌孙王的礼待 。早在太延三年(437年)之前 , 蒙古高原的柔然曾经数次攻打乌孙国 。 柔然可能曾经与悦般联手 , 夹击乌孙 , 乌孙被迫西迁天山山中 , 时间可能是柔然君主社仑〔402年-410年〕或后来的斛律(410年-414年)在位其间 。 乌孙约在五世纪初至五世纪中叶南迁至葱岭 。 他们被塞人(Saka)所同化 , 不再独立成国 , 在史籍上消失 。【更多精彩文章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