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2020下半年,四类人会被淘汰
吴晓波:2020下半年 , 四类人会被淘汰正和岛 昨天作 者:吴晓波来 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为了这个分享 , 想了很多标题 , 到底用哪个词来表达我对今年上半年的感触和体会 。 对我个人而言 , 就是这件T恤 , 上半年“翻”了很多丢脸的“车” 。于是 , 我想了这么一个标题——“在正确的战场 , 打最艰难的一仗” 。 展望今年下半年的形势 , 我们需要用更辽阔的视野看待产业 , 看待国家 , 看待这个时代 。第一重要的是 , 我们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战场 。 如果这个战场是错误的 , 如果这个赛道是错误的 , 那我们再努力也是一个悲剧 , 越大的努力可能是越大的悲剧 。第二 , 即便是一个最正确的战场 , 在今年也很难风和日丽 , 走到哪一步 , 都需要打非常艰难的仗 。 这一仗怎么打?可能需要很多新的工具 , 需要很多新的勇气 。让我印象最深的三个人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 今年上半年让你印象最深的三个人是谁?我做这个PPT的时候就在想 , 今年上半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谁?第一个人 , 是一位上海滴滴司机 。 我6月份去上海 , 叫过一辆滴滴 , 当时戴了口罩 , 而且口罩戴得比较高 , 上车以后 , 这个小男生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能拍张照吗?我说我口罩都戴到这儿了你还认得出来?他说你跟镜头里没什么区别 。 我问你是干嘛的?他说我是创业者 , 在上海做中央厨房的 。上海的徐家汇、陆家嘴有很多写字楼 , 他就在里面租了房间 , 给写字楼配餐 , 30元一个人 , 里面有吃的、有饮料、有水果 , 50%的毛利 。我说你干嘛开出租车呢?他说我每天晚上7-11点 , 还有双休日开滴滴 。 干嘛?赚钱 , 给员工发工资 。我当时好感动啊 , 能够按时给员工发工资的都是好老板 。 他说去年生意做得蛮好 , 在上海做了四个中央厨房 。但是今年上半年的时候 , 因为疫情生意很差 。 他说我也没有什么融资 , 但有几十个员工 , 要养他们 , 怎么办呢?又觉得公司要活下去 , 所以就自己去开滴滴 , 赚钱养员工 。所以中国为什么能有今天 , 那么大的疫情还活得下去呢?就是因为有这些创业者 , 他不但在养自己 , 还在养他下面的几十个员工 。第二个人是我的老朋友梁建章 。 1999年他在上海创业 , 办了一家公司叫携程 , 2004年就上市了 。 2007年他觉得公司已经挺好了 , 于是退休 。退休以后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去读经济学博士 , 老师是诺奖得主 , 研究人口经济学 。到斯坦福以后 , 他发觉中国长期以来都在计划生育 , 照这么下去 , 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会越来越低 。 所以他就开始写文章 , 还写了本书叫做《中国人太多了吗》 。他是蛮早创业成功的人 , 然后开始搞学术 , 到了2013年 , 企业出现问题 , 他就回来重新担任携程的CEO 。后来我跟他比较熟 , 知道他从小是个神童 , 15岁就读复旦大学了 。 他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个学者 , 是个企业家 。今年你看 , 他把自己搞成这样子了 , 容易吗?因为去年以前的梁建章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上海男生 , 是一句话里带半句英语的人 。 但是今天他被打扮成了许仙、唐伯虎 , 有一次还打扮成了一个媒婆 , 嘴角点了一颗痣 。前两天梁建章来杭州 , 跟我吃了一顿饭 ,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 , 我说“我更喜欢今天的梁建章” 。我们第一个看到的是开滴滴为员工发工资的人 , 第二个看到是一个神童级的企业家 , 把自己打扮成各式各样的角色 。为什么?为了拯救一个企业 。社会上有很多人看不起企业家 , 觉得他们就是为了赚钱 。 你觉得他需要为了赚钱干这些事吗?携程今天账上有650亿现金 。有650亿现金在账上的人 , 把自己打扮成这样 , 每个礼拜做直播 。 为什么呢?企业家天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 。在座各位 , 我们把生命投入在一件商品中 , 可能是一杯水、一个床垫、一个连锁诊所 , 这是我们活在世界上挺崇高的一件事 。我们在为这个地球上某一样物质的改变 , 贡献自己的生命和智慧 。 甚至在最最艰难的时候 , 不惜“糟蹋”自己 , 自己在泥潭打滚 , 也要让员工和企业看到明天的太阳 。第三个人是一个胖姑娘 。 今年直播很火 , 前两天我们去成都投资了一个直播基地 , 去的时候碰到一个胖姑娘在那里做直播 。 她在干嘛?在吃 。 然后旁边基地的老总跟我讲 , 她已经吃了四个半小时了 。手机客户端可以统计她所有的数据 , 四个半小时卖掉了4800元的货 。我就问他 , 她能赚到多少钱 。 他跟我说 , 她和MCN机构签约在拼多多做直播 , 拼多多和品牌给30%的返点 , 4800元那就是1400多元 。 这1400多元她和MCN机构五五分 , 可以分700元 。看她那个场景 , 我想起三十年前做采访人员的时候 , 走在那些生产线上 , 一个纺织机前面站着一个女工 , 她每天工作8小时 , 凳子也没有 , 就站在那里;到一个汽车工厂里面 , 看到一个工人 , 像卓别林一样在不断地拧螺丝钉 。 工作一天 , 赚100元 , 赚200元 。我看到这个女生 , 就想起二三十年前在制造工厂里见到的每一个中国工人 。每次进入这些工厂的时候 , 接待我的都是老板 , 所有的产业工人都是背对着我的 , 他们面对的是机床、纺织机、生产线 。 但是我知道 , 中国制造的核心是谁?是这些人 , 是这些背对着我们的人 , 是最值得尊重的中国产业工人 。看到这个姑娘就想起那个场景来 , 我算了一下 , 每天直播4-5个小时 , 能赚700元 。 如果有双休日的话 , 22天×700元 , 她一个月工资就是1.5万元 。1.5万元的月收入在成都已经是比较体面的生活了吧?她之前可能是一个大学毕业生 , 可能是一个文员 , 现在在这里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未来 , 全中国这样的姑娘大概会有一百万个左右 , 她们直播的时候很多人要给她做灯光、做选品配货、做产业园区 , 大概涉及到2000万-3000万的新增就业 。上半年我能够想到的是这些很平凡的人 , 有些人是看到一个背影 , 有些是老朋友 。他们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2020年 , 每个人都在走出熟悉的舒适区 。在舒适区里面 , 你的朋友、环境、盈利模式 , 都非常清晰 , 因为中国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了 , 很多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工作 。但很倒霉的是 , 2020年把我们都逼出了舒适区 , 然后我们就不断地试错 , 不断地焦虑 , 不断地挑战自己 。 甚至即便做了所有的努力 , 到今天我们都不能说自己做对了 , 可能我们都是在做一些错的事 , 在做一些无效的事 。但是你还得这么干 , 还得跑出自己的舒适区 。所以 , 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点掌声 。 上半年 , 真的太不容易了 。中国经济不会翻车大家知道我是做产业研究的 , 聚焦中国企业史 , 从大的方面来看 , 未来看得见的3-5年内 , 中国经济会翻车吗?我们现在做第一个判断 , 中国经济大概率是不会翻车的 。为什么不会翻呢?我觉得过去40多年来 , 中国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三辆车 。第一 , 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 1978年改革开放 , 中国赶上了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之后的产业转移 , 承接了所有的产业制造能力 。1978年中国是一个短缺经济的国家 , 1998年中国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词叫“产能过剩” , 我们用20年时间完成了整个制造业产能的进口替代 。第二 , 1998年出现“产能过剩”四个字的时候 , 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 , 叫做互联网产业 。 今年是百度创业20年 , 去年是阿里创建20年 , 前年是腾讯成立20年 , 中国互联网这批公司已经20年了 。 它们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 。互联网的前十年是PC互联网时代 , 后十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 前十年中国完全是拷贝模式 , 我们的搜索、新闻门户、即时通讯工具 , 都是从国外学来的 。 但是最近这十年的移动互联网 , 全世界拷贝中国 。中国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 都是中国人再造的 , 中国可以说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今天在座的一千个朋友里 , 口袋里超过一百元的有吗?口袋里有500元现金你该怀疑人生 , 为什么我要装500元现金在口袋里?而且互联网改变的逻辑不仅仅是改变社交、支付 , 你看1月23日武汉封城 , 2月14日 , 杭州就有健康码了 。第三 ,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个红利已经吃完了 , 所以今天有第三辆车叫产业智能化革命 , 叫“未来列车” 。 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跟智能化相关 。我们890新商学有一个企投会 , 里面有个山东的同学 , 他们家是养猪的 。 去年12月份 , 那个学员带他儿子到杭州来看我 , 跟我说:吴老师 , 你帮我跟我儿子讲一讲 , 外面创业可苦了 , 回来接班吧 。 他儿子是在英国曼彻斯特读的大学 , 就愁眉苦脸地看着我 , 说:养猪哎……我就跟他讲 , 你接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养猪要跟你爸养得不一样 。 他说养猪有什么不一样呢?我就跟他讲 , 你看我刚刚从北京高通实验室回来 , 高通去年投资了一家中国企业 , 做传感器技术的 。 养猪最怕猪瘟 , 猪瘟发生以后整栏猪就没了 。然后高通投资的这个中国公司 , 是在猪耳朵上面装个传感器 , 收集猪发生的声音 , 声音一变动 , 有没有猪瘟就会能预测出来 。 因为这个技术 , 他们实验了一下 , 所有养猪场的猪瘟发生率下降了90%以上 。我就跟他说 , 你看用上这个技术 , 它就是一个好行业 。 当猪没有安上传感器的时候 , 它叫第一产业 , 安上传感器 , 它就坐上“未来列车”了 。那个小年轻离开我办公室的时候可高兴了 , 他觉得养猪是挺厉害的事情 , 猪耳朵上可以装个传感器 , 还有区块链原产地追踪 , 而且猪肉卖得很贵 。所以你看 , 每一个产业 , 都赶上了这么一轮智能化的过程 。有疫情 , 咱们在这个“列车”上 , 没有疫情 , 咱们也在这个“列车”上 。 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末班车 , 是全球化的过程;我们搞互联网革命 , 引进硅谷的技术 , 也是全球化的过程;我们坐上产业智能化的未来列车 , 还是全球化的过程 。无论是单循环、双循环、外循环、内循环 , 我是这么认为的 , 中国经济要走到未来 , 一定要更加勇敢地去拥抱全球化 , 人家越不让我们全球化 , 我们越要全球化 。 整个发展过程 , 中国就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 。今天问题在哪里呢?问题是当我们好好地在做自己的谋划 , 做自己的产业 , 做各种各样的创新 , 新冠肺炎把这个节奏彻底打乱掉了 。2020年的问题是三危叠加 , 第一个危机是新冠肺炎;第二个危机是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逆全球化思潮 , 影响了中国全球化的过程;第三个危机是产业“三班车”转型升级的周期性挑战 , 节奏被疫情和贸易变化彻底打乱了 。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 , 整个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六大变化我们再来说 , 疫情改变和加速的中国 , 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1.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应该是今年发生的最大变化 。 中美关系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视人家为对手 , 人家视我们为敌人 。什么叫对手?我很尊重你 , 保持竞合关系 , 竞争、合作 , 共同做大 。 什么叫敌人?你死我活 。 杀敌一千 , 可以自损八百 , 没有关系 。今年美国人打我们的5G , 打我们的人工智能 , 打我们的社交网络 。 1970、1980年代美国人打日本人的什么呢?半导体和汽车 。 当年美国对日本也是下手很狠的 , 发动了14次“301”调查 。今天他们对中国人干过的事 , 当年对日本人都一一干过 。但是当年还干了两件事 , 今天在中国没有发生:一、1980年有一个美国人叫傅高义 , 写了一本《日本第一》 , 他认真研究日本为什么崛起 , 日本人做对了什么事情 , 美国人应该向日本人学什么东西 。二、1986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写了一本《第五项修炼》 , 提出要搞学习型组织 。 学习型组织学什么呢 , 学日本人颗粒度最小的组织管理化 , 把员工积极性发挥起来 。各位 , 今天有一个美国的社会学家在写《中国第一》吗?今天有一个美国的管理学家研究中国的组织吗?中国对美国来讲是一个特别陌生的国家 , 但中美今天的方向决定了很多未来 。尼尔·弗格森这段话是2009年 , 基辛格这段话是2011年 。 所以并不是因为特朗普当了总统 , 中美才走到今天 。2016年 , 哪怕换了希拉里 , 哪怕换一条狗当美国总统 , 估计也会发生今天这样的景象 , 无非路径不一样 , 仅仅有一些技术层面、战术层面的变化 。中美之间的紧张和对峙 , 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至今的一个大概率事件 。 接下来的事情是未来这两个国家怎么更看清楚自己 , 这也是疫情之后 , 每个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变化 。2. 新保守主义时代这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的最大影响 , 让我们这个国家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 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我认为下一个中国会是“新保守主义的时代” , 在所有哲学里 , 只有保守主义是没有教材的 , 甚至什么是保守主义本身都有重大争议 。一个基本的特点 , 它尊重传统 , 尊重伦理 , 尊重道德 , 遵守秩序 , 这就是所谓的保守主义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国家 , 搞改革开放 , 在四项基本原则之下 , 邓小平讲了几句话 , 把这个国家推进到商业世界的巨大洪流里:1.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这句话是没有前提的 , 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说 。2. 怎么富起来呢?“不管黑猫白猫 , 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 ”这也是没有前提的 。3. 怎么抓老鼠呢?“摸着石头过河 。 ”咱们这个河上连桥都没有 , 就摸着石头过河 。这三句话 , 超级实用主义 , 把中国社会推入到一个野蛮生长、高速发展的时期 。 美国人看不懂中国 , 就看不懂这个东西 。而未来的中国 , 我觉得会出现三个情况:1)对理性与秩序的尊重大于冒险、破坏和激进 。 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 在2020年真的结束了 。2)以野蛮生长为特点的“创业大航海时代”悄然结束了 。中国还能不能创业?能创业 , 还有无数的空间可以创业 。 但是创业的门槛在提高 , 专业能力在提高 , 创业在短期内获得爆发的时代结束了 。过去40多年中 , 有三个人白手起家 , 在35周岁之前成为中国首富 , 一个叫丁磊 , 一个叫陈天桥 , 一个叫黄光裕 。今天的90后、00后你们肯定更聪明 , 黄光裕是中学肄业 。 但是你们这一代人没有一个能白手起家在35岁之前成为中国首富 , 这个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中国创业已经进入到另外一个时期 , 回到产品层面 , 回到了技术层面 。3)逆全球化背景下民粹意识开始复苏 。其实这三条没有什么对错 , 也没有什么好坏 , 无非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逻辑和评判标准发生了变化 。民粹意识的复苏有两个特点 , 一是更加爱国了 。 今天中国所有活着的人里最爱国的是90后00后 , 最崇洋媚外是60后和70后 。 我和李大霄肯定最崇洋媚外 , 在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 , 全世界最好的楼在哪里?在纽约 。 最好的商场在哪里?在东京 。我记得1991年到香港 , 站在香港维多利亚湾街头一阵恍惚 , 我觉得这辈子不可能见到那么漂亮的城市了 。 今天你到黄浦江边看看 , 到深圳湾去看一看 , 到杭州的钱塘江边看看 , 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港湾 。 哪能想象?今天的90后 , 长大看到的高楼大厦就这么多 , 全世界10座摩天大楼 , 7座在中国;最好的shopping mall在中国;最好的房子在中国;最贵的车在中国 。 他/她怎么会有贫穷感呢?天生最爱国 。现在那么多国货产品能够卖得好 , 为什么?就是因为民粹意识 , 热爱自己的文化 , 爱国主义激情高昂 。那它的负面是什么呢 , 负面就是会极端化 , 觉得自己什么都好 。这三件事情 , 任何一件事情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会 。 无非是想告诉我们大家 , 明天的中国很陌生 。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 , 在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激进时代、革命时代进入到保守主义时代 , 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 美国什么时候进入新保守主义时代?1970年代到1980年代 。美国后来怎么样走出它的新保守主义时代呢 , 两件事情发生了:1)1990年柏林墙倒塌 , 世界重新进入全球化的流通时代 , 美元开始主导这一次全球化流通 , 新一轮全球化带动整个世界和美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1990年代中期互联网革命 , 商业革命爆发在硅谷 。最终是靠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一轮全球化运动 , 把美国彻底带出新保守主义 , 用了20年时间 。中国接下来所有的好奇在于 , 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 , 能够让这个国家走出新保守主义?还是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 , 我们会继续走在新保守主义时代?这在今天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3. 产业互联网各位同学拿出手机来 , 看一下2月份到今天 , 你的手机上增加了哪些App?这就是很好的中国故事 。 每一个新增的App都是有理由的 。今天来到杭州的人 , 肯定都会增加企业数字化的App , 比如企业微信 。我写过《腾讯传》 , 腾讯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所有做企业的人学习:1. 它的产品逻辑;2. 它的组织创新逻辑 。它的产品逻辑是什么呢 , 八个字:小步快跑 , 试错迭代 。 这跟制造业完全不一样 , 一个标准品 , 没有任何瑕疵 , 卖给消费者 。腾讯做出来的任何一个东西自己都不满意 , 先给你用 , 不满意很好 , 你告诉我 , 一个礼拜两次迭代 , 当年QQ就是三天一个迭代 。这次我们又看到一个新的产品 , 在过去的时间里不断迭代 。 2019年12月 , 企业微信跟微信打通 。 打通之后一个月 , 武汉疫情暴发 。 疫情暴发以后 , 我们都“失联”了 , 老板惦记员工 , 员工惦记老板 , 大家都惦记着客户 。移动互联网的能力开始发挥出来 , 不断地迭代 。它的迭代逻辑涵盖所有应用场景 , 获客、运营、线上线下打通、沉淀用户数据、买单、交付、收款 。 一个人在微信系统内 , 一个企业在企业微信系统内 , 企业微信和微信打通后产生的实际使用场景不断迭代 。企业微信的发展也是被疫情推动的结果 。 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呼唤 , 试错迭代 。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话 , 这些企业数字化软件在中国市场不会有大规模爆发式的成长和应用 。大家还记不记得疫情期间西贝董事长贾国龙 , 说门店开不了张 , 2万多员工待业 , 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 这是当时所有线下行业巨大的苦恼 。怎么办呢?只能进行消费者关系重建 。 你不能到我店里 , 我把店变成中央厨房 , 外卖送到你家里总可以吧 。 这就是他们拍的照片 , 戴了口罩、手套 , 多了一个二维码 , 加一个企业微信 , 然后可以完成交付 。疫情期间西贝线上业务占比达到80% , 某种意义上来说 , 如果没有线上的80% , 这个企业就活不到今天了 , 是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帮助一家岌岌可危的线下连锁企业 , 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当疫情结束之后 , 这部分用户还在吗?还在的 , 最大的价值是还在的 。 当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 , 它是不可再回去了 。通过企业服务软件的变化 , 我觉得今年中国移动商业世界发生了三个特别重要的事情:1)流量合一原来微信叫社交流量 , 淘宝、京东叫电商流量 , 还有一些私域流量 , 叫做服务流量 。 今天 , 特别有意思的是社交流量、电商流量、服务流量开始合一了 。2)流量越来越贵了 , 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你有100万用户 , 我有10万用户 , 有多大区别呢?如果这十万用户进行重复购买和用户连结的话 , 可能产生超过百万用户的销售额和利润 。传统营销的最核心不是一次性购买 , 而是重复购买 。 但在互联网领域 , 长期以来外部流量太大 , 就忽略了这一点 。 2020年 , 流量成本越来越贵 , 所以我们需要在一些环境中把流量沉淀下来 , 然后让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动关系 , 这是新工具带来的一些新的可能性 。3)当第一、第二条发生时 , 就有了第三件事情 , 客户关系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数字资产今天所有做消费品的人 , 无论是做虚拟产品的 , 还是做实物型销售产品的 , 获客成本、客单价、复购率都成为了产品销售最重要的三个数据 。4. 直播经济成新零售最真实的试验场今年上半年 , 我翻车也翻在这个地方 , 虽然那段时间我自己很不愉快 , 很沮丧 , 但到今天还是很看好这个行业 。去年全中国互联网电商销售总额是多少?10.6万亿 。 去年直播产业销售额是3000亿 , 今年应该在1万亿 , 明年2.5万亿 。 1万亿 , 意味着占到电商销售总额的10% , 明年就是25% ,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据 , 一次所有电商平台最高效率的变现逻辑 。 电商流量、社交流量、搜索流量 , 都合一了 , 合成销售 。疫情又将这个行业加速推动 , 今年年初的时候 , 全国每天的直播量在5万左右 , 到6月份是20万 , 现在应该不止 , 到年底大概在50万左右 。上游的供应链、下游的商品和直播现场勾连 , 加在一起 , 到2021年将解决2000万到2500万就业人口 , 直播会成为中国年轻人自主创业和消化新增就业人口的一个最好路径 。举例来说 , 慕思是一家中国寝具企业 , 他们投了3亿元 , 建了一个人工智能的寝具工厂 , 去年10月份我到东莞去看了一下 。进去之后我挺感叹的 , 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敢花3亿元去投一个人工智能的床垫工厂 , 因为只有中国有那么大的市场购买力 , 支持技术层面上的变革 。但是今年3月他们挺倒霉的 , 全国4800多家连锁店开不了张 。 他们总裁姚吉庆 , 打电话跟我说要搞直播 。 我当时觉得所有东西都能卖 , 卖床这事很不靠谱 。 3、4月份 , 我们还在家里怕得要死 , 买点菜、买杯奶茶有可能 , 会花一万多块钱买张床吗?后来过了一个月时间 , 我接到姚吉庆的电话 。 这人原来讲话轻声轻气的 , 那天电话里特别响 , 他说吴老师 ,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 我们卖了10万订单 。 我说真的假的 , 你这个骗子 ,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买床垫呢?他说真的卖了10万订单 , 为什么呢?他卖一个订单就捐100块给武汉 , 他拿了1000多万的捐款单给我看 , 看来真是卖了10万多订单 , GMV应该是真的 。我问怎么卖掉的 , 他说把整个渠道发动起来 , 客户没有办法到店 , 但每个店长手上都有客户数据 。 把客户数据BD过来 , 来看我们的直播 , 发一点红包 , 要买床的现在可以买 , 给一些折扣 。想想也是挺明白的一件事 , 把潜在的消费者通过一次在线狂欢打折的方式 , 聚拢在一起 。 30天筹备 , 在各个平台上做 , 就有600多万在线直播 , 1亿多人次触达 , 卖了15万+的订单 。 3月份的销售额居然超过了去年同期 , 5-7月份 , 增长了50% 。后面他讲了一段话 , 说有“三个没有想到”:1)没有疫情 , 他们是不会去干这事的 。 线下4800多家门店卖床垫 , 卖得挺好的 , 怎么会想到网上买呢 。2)如果公司没有云服务 , 没有这些移动互联网工具支持的话 , 他们也干不了这些事情 。 用户交互没法形成 , 流量没有办法通过一些工具化的平台来进行互动 , 进行变现 。今天所有在做公司的人 , 在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支持下尽快建立自己的互联网服务能力 , 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3)如果没有这次试验 , 不会意识到世界已经改变了 。 这次疫情对所有企业家来讲 , 是一次震撼教育 。 今天我们看到直播在中国的发展 , 正进入一个全民普及的状态 。 但客观上讲 , 这个行业依然动荡不定 , 各种各样的讨论都没有结束 。我们最近要拍一个片子 , 叫做《直播启示录》 , 到各地产业基地看 , 明星到底怎么回事 , 直播间到底怎么回事 , 要去正本清源 , 捋捋清楚 。至少我们在层面上看 , 今天直播电商出现了三个比较大的模型:一是平台流量模型 。 去年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两个人 , 今年已经成为中国的传奇人物了 , 一天能卖1亿的货 , 太吓人了 。二是格力的模型和慕思的模型 , 通过线下渠道商的驱动 。董明珠要到郑州做一场直播 , 这对郑州的经销商来讲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 董姐姐很严厉 , 做得不好要骂人 。 怎么办呢 , 所有郑州渠道商把潜在消费者拢在一起 , 然后听董姐姐做一场直播 , 把潜在订单全部收完 , 做了20亿 。是董姐姐卖了20亿吗?不是 , 是整个渠道在推动 , 这场直播变成格力在郑州的一次营销打折狂欢 。 慕思也一样 , 这是私域流量进行的运营 。各位朋友 , 到上个礼拜为止 , 在中国所有的直播销售额中 , 企业通过私域流量运营所产生的GMV , 已经超过平台流量模式的GMV了 。 为什么?一个叫做组织能力 , 另一个叫做流量能力 。我第一场直播翻车 , 为什么翻呢?一是我全部在用淘宝的流量 , 淘宝给了我很大的流量 , 那一场直播800多万场观 , 结果奶粉只卖了15罐 。 为什么呢 , 因为流量不对 。 二是完全靠线上驱动 。第二场我就学聪明了 , 不能那么干 , 第一场卖了26个产品 , 卖得我要死 , 哪能几分钟讲一个产品呢?第二场卖9个产品 , 那就讲得明白了 , 每个讲20-30分钟 , 然后做展台 。我看过李佳琦 , 李佳琦怎么卖口红 , 自己画上口红给你看 , 我怎么行呢?我这辈子没画过口红 , 怎么比得过他呢?我们变成秀场 , 企业家来卖 , 更关键是渠道帮我驱动 。第二场直播时有一家企业 , TATA木门 , 他们老总叫纵瑞原 。 15天前 , 我和他说我们要做直播了 。 TATA在全国有9大区 , 他把9个大区总经理叫到北京通州开会喊口号 , 吴老师要搞直播了 , 我们要支持他 , 支持自己!然后2000多个门店聚集起来 , 他们不知道怎么卖 , 找到第三方公司做培训 , 发福利 , 把大家聚在一起 。 总裁进我的直播间之前说 , 这15天时间里渠道发动 , 已经卖掉2个亿了 。 现场又卖掉7000单 , 4000多单是他驱动来的人卖掉的 。 还有2000多单 , 是靠我们800多万的场观 , 加在一起卖掉3.9亿 。不是我吴晓波能卖3.9亿 , 我用老办法还是只能卖15罐奶粉 。 3.9亿 , 就是一个渠道驱动的过程 。并不是说这是多么成功的案例 , 我觉得可以有公域流量运营 , 有私域流量运营 , 也可以有公私域流量结合 。在未来 , 可能直播会变成卖货的标配 。 我们要通过喧嚣的世界看到它的本质 , 包括4点:1)人将成为一切营销的终极节点 。 商业人本主义时代 , 真的已经到来了 。在全球商业史上靠一张嘴巴卖东西的 , 我只能想到之前有一个叫做奥普拉的美国黑人 , 做了一档读书节目 , 介绍一本书 , 可以让这本书卖断货 。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 , 只有奥普拉这样的明星有机会在公域流量做销售 。今天呢 , 从成都4个半小时吃出4800块的姑娘开始 , 再到头部的网红 , 再到董明珠、梁建章这些人 , 他们都有机会 。 说明什么呢 , 说明柔软的、有缺陷的、有温度的人成为一切营销的终极节点 。 这对每个人来讲真的是好事 。2)直播实际上是视频时代的一个组成部分 。 五年前 , 我们每天平均在手机上花5个小时时间:图文时间占30% , 视频时间占10% 。 到2019年为止 , 视频时间占30% , 图文时间占10% , 社交时间占10% 。今年上半年 , 中国人在手机上花的时间又进一步增加 , 今年1-6月份是6.2个小时 , 当然有特殊情况的原因 。 整个流量进入到视频时代以后 , 直播电商只是其中一部分 , 还涉及到短、中、长视频 。3)比带货量更重要的是带客量 。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 , 从流量时代进入到留量时代 。 很多人想不明白 , 全网最低价 , 卖一单亏一单 , 为什么还要做呢?他们只赌一件事情 , 你还来不来再买 。对直播来讲 , 带货量并不是最重要的 , 最重要的是许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开始重建客户关系 。4)除此之外 , 通过直播把你的营销体系、组织能力再造 , 是今天直播经济给我们带来的重大变化 , 具有真正战略意义的部分 。5. 疫情重塑国民的健康和财富意识一个社会进入到新保守主义时代 , 一个人进入到中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两个字 , 越来越“怕死”了 。你看这次疫情 , 大家越来越怕死 , 越来越注重秩序 , 所以带动了很多新产品的快速增长 , 一是环保健康产品 , 二是基金理财产品 , 三是亲子教育产品 。这说明整个社会进入到一个稳定时期 , 中国的新中产开始回归产品本身 , 变得越来越理性、重传统、重道德、重秩序 , 这些成为下一个中国的主流阶层最核心的价值观 。 此次疫情无非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激进 。这时候你只要能做一个好产品 , 交给市场 , 市场自己、产品自己就会讲话 , 因为人成为了所有营销的终极节点 , 我喝得好了、吃得好了就会告诉大家 。大家桌上都有一瓶水 , 叫做巴部农 。 1980年代开始 , 中国瓶装水市场兴起 。 几十年了 , 在座的同学 , 有人分得清饮用水、纯净水、矿泉水吗?为什么分不清呢?因为中国的瓶装水市场 , 早年把纯净水的概念讲得跟优质矿泉水一样 , 然后打价格战 , 把行业做烂了 。为什么未来会有机会呢?因为当中国的新中产愿意为美好生活买单的时候 , 当我把饮用水、纯净水、矿泉水的逻辑给你讲清楚以后 , 当你为自己的身体负责的时候 , 你就会去选:我是喝什么水好?过去这几年 , 这些高端瓶装水会高速增长 , 并不是因为它们做对了什么事情 , 而是整个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好的产品就有好的机会 。 所以我们看到像巴部农这样的企业 , 持续提供着优质产品 。在未来 , 中国的消费品市场会越来越有机会 。6. 中国进入超级城市总决赛的时刻每个月 , 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一个数据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 。 在很长时间里你会发觉 , 这70个城市的房价是同频共振的 , 要涨一起涨 , 要跌一起跌 。这是典型的城市化前期的表现 , 大量的人口涌到城市里面来 , 房价根据调控政策的波动同频共振 。到今天这个时候 , 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 同频共振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 人口去哪儿了?中国每年一千万的农村流入城市人口 , 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 , 1800万的城市新人口去哪儿了?一个是有年轻产业的地方 , 一个是有年轻心态政府的地方 , 一个是有年轻的热钱的地方 , 这些城市未来会成为中国经济的钢梁和支柱 。这些城市 , 未来的产业发展和城市的重新定位 , 将决定中国城市经济的未来 。我刚刚去了合肥 ,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见到我第一句话:我们拿到一个大蛋糕 , 中国未来会有四个国家科学中心 , 一个在北京 , 一个在上海 , 一个在深圳 , 还有一个就在合肥 。我去到西安 , 西安有一个国际商务区的党委书记对我说:西安现在在干嘛呢?陆上丝绸之路 。 西安每年发往阿姆斯特丹的货运列车 , 三年前是200列/年 , 到今年年底是3600列/年 。 所以 , 我们西安要重新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陆上桥头堡 。你看 , 每个城市都在寻找机会 , 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 。 定位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未来 , 以及周边地区的未来 , 以及每一个去那里的年轻创业者的未来 。 这就是国家经济的未来 。留给2020下半年的悬念最后 , 谁会被拍死在沙滩上?今年上半年有一部短片很火 , 叫《后浪》 。 我跟李大霄都属于前浪了 , 后浪要把我们拍在沙滩上 , 我觉得绝对不可能 。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来就不在同一个沙滩上——中国是一个圈层社会 。我是财经作家 , 从1997年开始写第一本书 , 最近有采访我量了一下 , 已经写到我腰部了 , 现在我每年还会写一本书 。 你要赶上我 , 先写到腰部 , 然后再每年写本书试试看 。 我有两本书销量超过200万册 , 你去试试看 , 再把我拍在沙滩上 。然后我每年还在看50家企业 , 你再每年跑50家企业看看 。但是我们公司有300来个员工 , 总编是89年的 , 公司平均年龄大概是在92、93年 , 他们从来不带我玩 。前两年我司机带我经过一个地方 , 我看很多人排队 , 就问他们在排什么 。 他说这里开了一家网红面包店 , 脏脏包 , 你吃过吗?我说没吃过 。 他说啊?朋友圈里都点爆了 。 我说谁的朋友圈?我的朋友圈里一个都没有 , 是你的朋友圈好吧 。所以你的朋友圈是你的沙滩 , 我的朋友圈是我的沙滩 , 咱们不在一个朋友圈就不在一个沙滩上 , 谁也拍不死谁 。谁会被拍死呢?这四类人会被拍死 。第一 , 畏惧变化的人 。 变化发生了 , 跟鸵鸟一样 , 给自己无数的理由 , 不出门 。第二 , 拒绝翻车的人 。 兄弟我翻车了 , 你想拍死我就很难了 。 全中国所有的财经专家中对直播经济最有体会的就是我了 , 还有第二个吗?肯定没有了 , 兄弟我翻过车 。到今年年底 , 12月30日 , 我会办年终秀 , 在那个年终秀上我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 在一分钟里面我们回想一下过去的2020年 , 我们在这一年里有没有翻过车 , 有没有做过让自己觉得很丢脸的事 , 很不靠谱的事 , 如果没有的话 , 这一年算是白过了 。所以接下来9、10、11、12月 , 还有4个月时间 , 争取做一些丢脸的事、不靠谱的事 , 就要干一些走出舒适圈的事情 , 这一年才算没白过 。 以后你会忘记2019年 , 会忘记2018年 , 会忘记2017年 , 但你一定不会忘记2020年 , 因为那一年让你很难堪 , 让你很痛苦 。第三 , 跑错赛道的人 。 2020年再怎么也别跑错赛道 , 要选准正确的战场 , 要看到所有正在发生的变化 , 要从这些变化中去想跟我有什么关系 , 我的企业可以如何试错 。今年是特别不适合做大规模转型升级的年份 , 因为马路上人很少 , 消费不足 。 但是今年特别适合进行小步快跑 , 试错迭代 , 利用新的工具带来的一些非常微弱的曙光般的机会 , 去抓住它 。第四 , 自我封闭的人 。 我们在接下来四个月要做的事情 , 是能够让自己适应变化 , 让自己不断试错 , 让自己去找到一个正确的战场 , 同时去打那个最艰难的一仗 。最后 , 给大家分享一段鲍勃·迪伦的话 , 最近突然很喜欢鲍勃·迪伦的歌 。他的创作高峰期始于1960年代 , 当时整个美国进入到一个很沉闷的都市时代 。 这个时候鲍勃·迪伦开始唱歌 , 他唱反叛 , 他唱困扰 , 他唱他们那一代人所有的苦闷 。但是你听鲍勃·迪伦的歌 , 在所有的苦闷、所有的彷徨中间 , 他还是在不断追求一种生命内在的向上的变革 。 他的歌中有这样一句:“昔日我曾如此苍老 , 如今才是风华正茂 。 ”2020年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冲击、很多变革 , 让我们非常困扰 。 但是在这个新的转折点时刻 , 我们必须要说 , 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我们的事业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时代 。排版 | 张溪冉审校 | 叶开甫 轮值主编 | 叶正新
推荐阅读
- 罕见!朝鲜凌晨阅兵,庆祝建党75周年
- 跳高的鱼|留意了!2020年河南职称评审工作有新变化
- “下沉市场”成2020餐饮业热词
- 老师帮学生借贷18万后被拉黑
- 2020年养狗城市排行榜出炉
- 生活里的创意|看数据巧报名,看2020国考报考数据,巧报2021国家公务员!
- 看新闻说2020年毕业生还有四分之一待业
- 关于以内为主、内外双循环的简短随想
- 美国的盟友都是谁!
- 又见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