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共同利益取向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 三 )
巴拓识:我在比较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哲学思想时发现 ,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 , 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强调善意、正义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但是中国在社会人文结构上却走出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在儒家的语境中 , 人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现实生活 , 专注于人们能够实际解决的、理性认识的世界 , 专注于人作为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联性 , 专注于完善自我的行为方式 , 其中提供了很多社会治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 这在疫情后的重建和反思中 , 会是人们急切需要的 。
施寒微:这场大流行病表明 , 今天部分人类面临的危险必须被理解为全人类面临的危险 , 要以这种意识与危险进行斗争 。因此 , 任何社会的平衡和小范围内对正义的寻求 , 必须在大范围内经受考验 。只有确保全人类的生存基础 , 才能长期确保个别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基础 。尽管落实“同一个世界”理念面临着重大挑战 , 然而为了全人类的利益 , 也为了每一个国家的利益 , 除了建立一个和平而多极的世界 , 我们别无选择 。然而 , 对这样一个世界认知的抵制正在反复出现 ,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 勿忘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世界的目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8月20日 , 在日本东京 , 行人戴口罩走在涩谷街头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杜潇逸摄
建设这样一个世界 , 环境问题和资源获取问题是核心问题 , 签订国际协议、建立相关机构才能保障这类问题的解决 。中国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人类有着共同利益 , 因此需要所有国家的努力 , 而中国以其日益增长的经济潜力 , 在这种共同利益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巴拓识:“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是一个处理当今国际问题的关键词和正确的出发点 。这句话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 在古代的埃及、希腊、叙利亚、波斯和印度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 ,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美洲的土著人的智慧中也能找到 。在欧洲 , 古罗马人虽然也提出过这样的想法 , 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坚持这样做 , 这也许是古罗马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有类似的思想 。
我认为 , 这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道德直觉 , 是王阳明“良知”的实践方式 。而既然不同文明都认同这样的道德准则 , 那么在当前人类共同面对巨大挑战时 , 我们应该唤起不同文明的“良知” , 建立起公认的道德原则 , 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来一起面对问题 , 而不是只顾及某个国家或者某个人的私利 。
4.致人的生命于不顾 , 是弃“良知”
薛晓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有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 , 其中哪些思想在后疫情时代具有指导社会的现实性?
施寒微:交互性思想 , 以及天、地、人合而为一的思想 , 是精神人文主义的基础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变体中都被反映出来 , 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 。拓展对动物与人类之间感染途径的了解 , 必须带来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新的意识 , 特别是在资源保护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理解是很特殊的 , 认为人与自然从一开始就并非对立存在的 , 而是由两者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这种理解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将环境问题列入科学、实践和政治议程 , 与其他任何大国都不大一样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各国的合作 , 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
巴拓识:中华文明是最古老的定居农业文明之一 , 直到今天它仍然保存得很好 。这种以农耕为基础的社会不仅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 , 也决定了一些特定的中国社会心理形态 。要想成功地耕耘一片田地 , 就必须依靠一个社会群体的相互协同合作 , 一个人是无法完成大规模的耕作行为的 。我们感到 , 这种理念也被中国提升到现代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层面 。
推荐阅读
- 黄金周|外媒盘点双节黄金周|凸显中国经济复苏
- 国际局势|美海军陆战队一队员扬言要向中国人开枪 目前已被调查
- 韩媒|韩国进口泡菜99%来自中国!韩媒急了:我们还是“宗主国”吗?
- 大义|紧急时刻,中国“逆行者”心怀大义,再次出征,世界发出赞赏信号
- 新冠肺炎_国际|美媒:“十一黄金周”是中国复苏最清晰信号
- 中国|澳大利亚出口商推出电商平台 助力澳企向中国卖货
- 普京|举国重要时刻,普京向中国打来一通电话,一番话表明态度
- 海野|揍“中国人”!日本音乐家在美国被打成重伤
- 华为|英议会宣称发现“华为与中国政府勾结证据” 网友:真是听话的小狗
- 中国人|日媒看着中国人复苏国内游感慨:去年他们最爱来的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