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夜读|这方水土的甘甜(二)

:原题为_人民日报客户端|夜读|这方水土的甘甜(二)。
【人民日报客户端|夜读|这方水土的甘甜(二)】这是我第一次来延安 。
说来惭愧 , 我对延安的印象还只限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枚苹果 。 一枚曾在陕北与关中交界处的某根枝条上摇摆过 , 又在绿皮火车千里迢迢的摇摆中落到我手上的苹果 。
苹果是一枚纯正的山果 , 个小紧实 , 皮子半扇青红 , 上面生一层麻麻的“小雀斑” 。 我见过山里的野果 , 都长成这样 。 山风刮得凶 , 能把果子的皮皴出一道道小口子 。 在长久与山风的对峙中 , 大概山果们都练就了一身好本事 , 把皲裂的口子 , 结痂成一道道、一条条褐色的山水 。 高山落日 , 秋风入怀 , 那些执意要长大的果实 , 就这样在大风中跑着跑着 , 成熟了 。
给我苹果的小华 , 那时刚从延安回来 。 一个月前 , 我们在火车站为她和她的陕北男青年送行 。 他们相恋多年 , 正要回到他的家乡——延安北部大山里的某个村庄 , 完成婚礼 。
回乡的路程遥远而漫长 。 绿皮火车把他们载到一个站 , 毛驴车又把他们送到另一个站 。 有时 , 只有靠双脚走才能到达下一个站台 。 但迎面而来的 , 依然是黄土堆垒 , 枯黄的高山连绵无尽 , 秋风掀起的尘沙从天而降 。 在这望不到头的行进中 , 陌生路途带来的风景一点点蜕去 , 周围山石坚硬 , 寸草难生 , 难得的平缓处开出几处窑洞 , 望过去黑乎乎的 。 她梦中飘着红绸的迎亲队伍呢?她的向日葵和羊群呢?生活在渤海岸边富庶小城的小华 , 再也忍不住 , 放声大哭 。
归来的小华坐在我对面 , 讲述着这一切 。
她讲起她的公公 , 一个苍老瘦弱的汉子 , 为了迎接她的到来 , 接连几天爬过两道沟 , 去背水 。
她讲起寡言的婆婆 , 从一口罐子舀出一点点水 , 让其他人使用 。
她讲起带着全乡人的捐款走出大山的丈夫 , 婚后到每家窑洞还礼 。
难忘的还有牵动人心的告别 。 当小华和丈夫准备踏上归程 , 几乎全村人都聚在土窑门口 。 他们手上拿着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红薯、野枣、苹果、小米、绣花鞋垫、粗布枕套……在“春播一袋谷 , 秋收一瓢粮”的贫困山村 , 他们捧来了他们的珍宝 。
这样一种送行 , 不只包含着单纯的告别味道 , 反倒更像一种传承 , 像父母对两个准备离乡远走的孩子的托付、交接 。 好像捧出来交给两个年轻人的不是地里长出的作物 , 而是他们自己身上结出的果 。
小华都收下了 。 想必最初 , 他们敲锣打鼓送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时 , 也像送出他们一生的果实 。 这样隆重的仪式感 , 暖着人的心 。 我的朋友 , 在那一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潮水 , 她向着他们深深鞠躬 。 从此 , 他们就是她的亲人 , 山背后的村庄就是她的家乡 。 (朗读 辛静)
人民日报客户端|夜读|这方水土的甘甜(二)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