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爆红,部分商家拿证书当噱头,别让获奖代替孩子的兴趣

为了迎接9月中旬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 许多科研单位都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 。 不少科普达人也走进短视频平台 , 用有趣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 。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 , 是让孩子按照个人喜好选择兴趣班 , 还是以获奖为目的去参加培训 , 始终是两难的选择 。 教育专家认为 , 科普的目的就是培养兴趣、学习知识;部分商家承诺获得证书对升学有益 , 这种宣传有夸大事实的可能 , 也背离了科普的初心 。
科普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爆红,部分商家拿证书当噱头,别让获奖代替孩子的兴趣
文章图片

线上活泼的科普教育模式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 线上科普爆红网络“蚊子为什么爱叮你?血型?味道?性别?颜色?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 。 ”科普模型师宁原正在抖音上回答几百万粉丝提出的问题 。
宁原的手里摆弄着一个几十厘米长的蚊子模型 。 “母蚊子为了产卵必须吸血以获取营养 , 所以它们要选择最优质的血源 。 血液新鲜、有营养、容易获取……这个逻辑像不像大家点外卖?血液新鲜就是食材新鲜 , 容易获取就是取餐方便 。 蚊子可以感受二氧化碳和热量 , 所以这两种物质都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好吃的 。 ”说着宁原又在屏幕前端出胖子、孕妇、运动员等人物的模型 , “这些新陈代谢快的人更容易招蚊子 。 ”一条不到3分钟的短视频 , 宁原用有趣的语言和三组模型 , 解答了粉丝们的疑问 。
半年前 , 宁原还是一名在电视节目里出镜的科普员 , 如今他已是抖音科普达人 , 拥有上百万粉丝 。 “科普还是要先有趣、再有用 。 要先把观众的兴趣调动起来 , 还要把知识和观众的距离拉近 , 所以我采用模型的方式 , 不仅有趣而且直观 。 ”
走进宁原的工作室 , 各种动物模型挂在墙上 , 配上大量的绿植 , 好似走进野生动物园 。 宁原摆弄的所有模型都是自己制作的 , 每一件模型的细节都很到位 。 视频中出现的蚊子是宁原用橡胶鞋底、泡沫广告板等材料制成的 , 画上翅膀的花纹 , 喷涂上黑色油漆 , 在蚊子四肢和触角上粘贴磨砂材料 , 一只惟妙惟肖的蚊子模型就诞生了 。
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 传授科普知识、讲解科学实验的视频非常火爆 , 粉丝动辄十几万人 , 关注者中除了学生和家长 , 也有很多年轻人 。 “好玩”“有趣”“看了以后挺长知识”是大家喜欢这类视频的主要原因 。
用实验引导孩子兴趣中国科技馆作为老牌科普阵地 , 举办的科学实验、动手制作等科普活动深受孩子们欢迎 。 “为什么杯子上面放张纸 , 倒扣之后水就流不出来?”每到周末 , 科技馆二层的科学实验室内都会传出孩子们好奇的疑问 。 展览教育中心副研究馆员张志坚说:“实验科普就要选取有明显现象的实验 ,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 区别于传统的知识灌输 , 这样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 又能引导孩子们在看到现象后进一步思考 。 ”
【科普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爆红,部分商家拿证书当噱头,别让获奖代替孩子的兴趣】光有思考还不够 , 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很重要 。 在液压管的科普课上 , 张志坚将两支5毫升的注射器用胶皮管相连 。 他轻轻推动一端的注射器 , 另一端注射器的活塞就开始向外移动;随后他将其中一支注射器先后换成容积20毫升和60毫升的 , 推动时用的力越来越轻松 。
“孩子们 ,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原理来制作一个简单的玩具 。 一端是注射器 , 另外一端是迷你起重机 , 我们要利用液压来控制起重机 。 ”张志坚发现 , 有的孩子不到20分钟就做完了 , 有的孩子还提出了新奇的想法 , 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
“在科普中 , 兴趣和动手都不能缺少 。 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科普锻炼逻辑思维、动手和思考能力 。 目前科技馆已将现有的科普教学制作成体系 , 可以和中小学的科技课相辅相成 。 ”张志坚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的工作 , 主要是通过实验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 进而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 , 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效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