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卫|十日谈丨直播预告:乘风破浪的潍坊风筝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十日谈丨直播预告:乘风破浪的潍坊风筝
本文插图
第四日
潍坊风筝
本文插图
提起潍坊 , 人们大都会谈到风筝 。
潍坊 , 古称“潍县” , 又名 “鸢都” 。
一年四季 , 只要有风的日子里 , 城市上空都会出现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 。
风筝是潍坊的一大符号 , 也是潍坊人内心的向往—— 向往天空 , 向往自由 。
本文插图
杨红卫
“家家会点染 , 户户善丹青 , 个个擅扎鸢” , 这是潍坊杨家埠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
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便是生于此 , 长于此 。
本文插图
杨红卫在画龙头
杨红卫出生于杨家埠的 风筝世家 , 爷爷 杨同科是一生制作10万余只精品风筝的 “风筝王” 。
“每次去爷爷家 , 他都在那里做风筝 。 有时候我就帮忙打下手 , 其实更多的是小孩子好奇心和爱玩。 ”自小就生活在造型各异的风筝中的杨红卫 , 对削竹、糊纸、绘制等流程 耳濡目染 , 技艺不知不觉已藏于心中 。
“ 好的风筝是有生命力的 。 风筝做得好不好一放飞便知道 。 爷爷制作每一只风筝都很用心 。 ”
小时候和爷爷一起放飞风筝 , 跟随着风筝在广袤的蓝天下奔跑成为杨红卫最美好的回忆 。
本文插图
杨红卫在放飞风筝
自1984年举办第一届 潍坊国际风筝节以来 , 潍坊便吸引了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 。
1986年 , 恰逢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 “那一年我爷爷我爸和叔叔他们就策划 , 做了一只360米的 龙头蜈蚣风筝 。 放飞牵引的那个绳子是拇指粗的钢丝绳子 , 要用卡车拉 。 风筝飞起来特别特别壮观 , 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 ”
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一个代表 。 中国人将象征着权势、高贵与尊严的龙视为神兽 , 可以为人们驱灾纳福 , 而民间又有蜈蚣是龙的子孙的说法 。 因此 , 潍坊人便大胆想象 , 将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 , 以龙头为首 , 以蜈蚣作腰节 , 创作出龙头蜈蚣风筝 。
本文插图
杨红卫在扎制龙头
也是这一年开始 , 杨红卫决定到风筝厂工作 , 正式以风筝为业 。 因有小时候扎制风筝的基础 , 杨红卫上手非常快 , 很快就被调到了设计室 。
“手工制作的目的就是 力求精细 , 制作风筝并非特别高端特别复杂的事情 , 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 更多的是需要 耐心和静心吧 。 这是一个 创造美和传递美的过程 。 ”在杨红卫看来 ,人们放飞的不只是一只风筝 , 也是自己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 。
本文插图
杨红卫在绘画金鱼风筝身子
杨红卫的风筝着重架构与设计 , 凭借着灵巧的双手 , 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风筝 。 “我接下了传承这门手艺的责任 , 希望能多创作一些作品 。作为潍坊风筝的女儿 , 我要把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 ”
潍坊风筝一般是用竹料为骨架 , 用纸或绢蒙住 , 再精心绘制而成 。 潍坊风筝制作讲究的是四艺: “扎、糊、绘、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