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 一文读懂

中新网8月30日电 日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 。30日,核心区控规全文发布,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目标,此外,也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规模与结构等 。
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共11条,是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总纲领、总指南 。核心区控规文本共五章76条,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与具体要求 。
在创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方面,核心区控规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核”,未来要将这“一核”建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
核心区控规提出了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努力把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成为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
核心区控规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规模与结构 。规划严格落实“双控四降”,让首都功能核心区逐步“静”下来,创造一流人居环境 。通过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向外疏解腾退和内部功能重组双向发力,严格控制建设总量与人口规模,优化用地结构与人口结构,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到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70万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万人左右),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19亿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稳定在1.1亿平方米左右 。
在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方面,核心区控规表示将通过适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事务用地比重、大幅提高公共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到2035年,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事务用地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11.1%提高到12.3%,公共空间面积占比由现状34.3%提高到38.4% 。
核心区控规明确“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以“两轴、一城、一环”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骨架,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推动老城内外和谐发展,融汇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城市风貌,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 。两轴即长安街和中轴线,一城即北京老城,一环即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 。
【首都|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 一文读懂】在营造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方面,核心区控规提出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保障中央政务功能高效运行 。以长安街为依托,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高水平服务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和重大国事外交活动举办 。强化长安街沿线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功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大国首都形象 。
核心区控规表明要建设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设施 。深入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通过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中轴线申遗,为中央政务活动提供彰显文化自信、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空间场所,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提升中央政务功能及其环境品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加强城市设计,塑造舒朗庄重的中央政务空间形象 。通过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环境,塑造优美和谐的政务环境 。通过加强城市服务保障,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服务系统 。
在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方面,核心区控规称历史格局的保护是实现老城整体保护的关键 。规划将加强格局保护作为老城整体保护最重要的任务 。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结合城址遗存保护、历史水系恢复、绿化空间建设,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进一步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