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96岁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先生传奇!《掬水月在手》情浓画美观众落泪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下展映影片中 , 开票卖光速度最快的影片是陈传兴导演的《掬水月在手》 , 昨天下午 , 该片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了整个电影节期间唯一的一场现场展映 , 300多位观众静静地欣赏片中主人公、今年96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生涯 , 影片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叶嘉莹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古典雅致的气质相得益彰 , 深深感染了观众 , 更有观众因为影片画面太美而潸然泪下 。
北京国际电影节|96岁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先生传奇!《掬水月在手》情浓画美观众落泪
文章图片

【北京国际电影节|96岁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先生传奇!《掬水月在手》情浓画美观众落泪】“我等待这部影片很久了” , 一位叫薛定谔的女孩这样告诉采访人员 , 她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 , 现在在做编辑工作 。 以前看过陈传兴导演的《化城再来人》 , 该片讲述了被称为“诗僧”的中国台湾诗人周梦蝶的一生 。 “他的作品制作水准一贯很高” 。 在她看来 , 拍摄这样一部文学纪录片 , 创作者除了要对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 还要对拍摄本身有很高的虔诚 , “这样才能拍出作品的神韵来 。 ”
“我应该站着来看这部电影才对 , 因为受惠于叶先生的太多 。 ”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左衡在放映前上台为观众做导赏 , 他激动地告诉台下的观众 , 虽然自己已经看过两遍电影 , “但看过两遍就来讲它 , 很惶恐 。 ”
左衡认为 , 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播和研究 , 她讲解诗歌 , “很淡、很柔、很雅、很准地把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逻辑讲得很清楚 。 ”叶嘉莹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她对诗歌的理解互相影响 , 随着岁月的推进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 包括她在片子中谈到的对杜甫诗歌的理解 。 片中有一个细节 , 叶嘉莹轻描淡写地说道 , “其实杜甫早期的一些律诗也不好 , 直到后来的《秋兴八首》 , 才好 。 ”
陈传兴导演不只是想拍出叶嘉莹的个人生涯 , 而是试图用画面来呈现叶先生研究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 叶嘉莹的祖宅是?北京察院胡同里的一座四合院? , 叶嘉莹就在这座祖宅里度过了她诗词创作的萌芽期 , 庭院中的一景一物都成了她写诗的题材 。 有一年秋天 , 她触景生情 , 写下了一首七绝小诗:记得年时花满庭 , 枝梢时见度流萤 。 而今花落萤飞尽 , 忍向西风独自青 。 陈传兴导演以这座老四合院的建筑结构作为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 《掬水月在手》其中五章节以四合院的建筑术语来命名 , 以此为结构 ,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娓娓道来 。
另外 , 陈传兴还对艺术心理学特别有研究 , 片中出现的文物 , 不少都是他自己的收藏 , 这些都被他用到了影片中 , 对解读叶先生的创作心态非常有帮助 。
“影片没有刻意表现那种天翻地覆、白云苍狗的痛苦和伤感 , 而是有一种时过境迁后的淡然 。这部影片我真心认为值得二刷三刷 , 今天我就要好好三刷一次 。 ”左衡最后总结道 。
随后 , 放映开始 , 影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轮满月挂在树梢上 , 将观众的情绪迅速带入到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中 , 时间在静静地流淌 , 观众们的思绪也在不断的蔓延扩散……
放映结束后 , 观众薛定谔告诉采访人员 , 观影期间自己几次流泪 , “画面太美了 , 就好像一幅幅流淌的中国画;日本作曲家佐藤聪明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灵感 , 为影片配的音乐也极具感染力 。 在这样的气氛中 , 情绪不自觉地被放大 , 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 ”
一位姓曹的小伙子告诉采访人员 , 叶先生不但学问做得好 , 而且心中有大爱 , 晚年光是给南开大学两次捐款就高达3568万元 , “她的学问和人格始终如一 , 让我高山仰止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