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清风|知进退,是人生最难的修行,能克己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 , 居常无所见 , 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 , 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 , 始是能有得力处 。 ”
当一个普通人在经历挫折坎坷的时候 , 所表现出来的无外乎就是“沮丧、愤怒、郁闷……”
真正想控制好情绪 , 除了内心要坚强以外 , 对整个世界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思想 , 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
王阳明心学教会我们要“此心不动” , 不能被这一切所左右 。 鼓励我们像君子一样“无入而不自得” , 但这也绝非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精神境界 。
要想做到“此心不动” , 自身除了要有先天的强大定力以外 , 还得通过后天不断地修炼来强化内心 。
人能为己、克己 , 才能成己
人生在世 , 每个人的眼光见识不同 , 所做的选择也就大相径庭 。
有的人挑的是砖头瓦块 , 有的人挑的则是金铜钢铁 , 还有人挑的是珍珠宝玉 。 这就是在考验一个人的价值意识 。
人生苦短 , 我们要想活得更高级、有价值 , 就必须有辨识珍珠宝玉的眼光 。
人须有为己之心 , 方能克己;能克己 , 方能成己 。 ——王阳明
从为己到克己再到成己 , 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慢慢走向佳境的过程 。
一个人有“为己之心”并非是让他自私自利 , 只考虑自己 , 而是要回归本心 , 致良知 , 不论前方多么坎坷险阻 , 绝不能轻易放弃 。
有“为己之心”的人 , 即使春风得意 , 也能淡然处之 , 不为所动 , 经得起诱惑的考验;即使低迷失意 , 也能保持冷静 , 坚守内心 , 待云开之后方能看见明月 。
王阳明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 , 面对科举失意 , 他能“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
都说成功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 正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逆境 , “不求他人 , 反求诸己” ,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 从而将逆境扭转为顺境 , 走向自己的成功之道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过三句话 , 特别符合王阳明所说的“为己、克己、成己 。 ”
第一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
当一个人有“为己之心”时 , 就能够不惧外界环境如何 , 只要内心足够坚定 , 一个人也能继续求索 , 勇往直前 。
第二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
有了“为己之心”以后 , 人会愿意克制自己 , 即使受苦受累 , 寝食难安 , 他也心甘情愿 。
第三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
只有先“为己” , 在“克己” , 那么“成己”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了 。
正德年间 , 王阳明经历了非人的遭遇 , 那时“致良知”对他来说早已超出了伦理 , 战胜了生死 。
王阳明南赣剿匪、平叛宁王等等取得的一系列军事成就 , 非但没有被认可 , 反而还饱受非议 。
那些嫉妒他的宦官趁机安插罪名、散布谣言 , 像“暗结宸濠”、“目无君上”、“必反”等等六大罪名 。
此时的王阳明可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但他依旧能够处变不惊 , 这都得益于他精神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强大 。
后来王阳明又经历了江西之变 , 他才彻底明白了“致良知”能够将人带入到一种“不动心”的精神境界之中 。


推荐阅读